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住院特征及其各种引起哮喘加重的因素,探讨引起哮喘患者住院的可预防因素,为防治哮喘加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加重住院时的临床资料:(1)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既往住院次数、病程、过敏史;(2)院外哮喘的防治措施:药物的应用、是否规范用药;(3)本次住院前哮喘发作的经过及处理:本次发作的诱因、发病到就诊的时间、缓解哮喘药物的应用等;(4)患者入院后情况:哮喘严重程度分级、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1、患者的一般情况:168例患者中,男65例,女103例,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P=0.04)。住院年龄20~87岁,平均年龄52.6岁。病程从2天到70年,168例患者病程在3年以上的有138例(82.1%),在8年以上的有84例(61.9%)。124例(74.8%)曾接受过住院治疗,其中既往住院1次的患者85例(50.6%)。50例(29.8%)有明确的过敏史,其中药物过敏有37例(22.0%)。2、院外哮喘的防治:本组病例中133例(79.2%)患者使用药物防治哮喘发作,其中122例(72.6%)使用氨茶碱,64(38.1%)例使用β-2受体激动剂,8例(4.8%)使用ICS,11例(6.5%)使用ICS+LABA。137例(81.5%)表示未规律用药,31例(18.5%)表示规律用药。3、本次住院前哮喘发作的经过及处理:本组病例中,156例(92.9%)有比较明确的致病因素,其中呼吸道感染117例(75.0%)。本组病例中,发病到就诊时间0~8小时60例(35.7%),8~16小时42例(25.0%),16~24小时32例(19.0%),>24小时34例(20.3%),平均17.2小时。患者入院前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缓解哮喘发作的有136例(80.1%),使用激素类药物的有60例(35.7%),使用茶碱类的有82例(48.8%),未使用药物的25例(14.9%)。4、患者入院后情况:本组病例显示轻度哮喘95例,中度35例,重度35例,危重3例。本组患者中最少住院天数1天,最多37天,平均住院天数7.11天。平均住院费用5449.0元。总结出6个引起住院的可预防因素:①院外未使用预防和治疗哮喘发作药物35例(20.8%);②依从性差、用药不规律137例(81.5%);③病人接触过敏原、刺激物38例(22.6%);④院外受凉或(和)感染117例(69.6%);⑤本次哮喘发作时.在家中未使用β-2受体激动剂、激素、氨茶碱等哮喘急救药物25例(14.9%);⑥发病到住院时间超过24小时34例(19.4%)。在住院前已确诊为哮喘的患者中,97.1%至少具备其中1个因素,而75.9%的患者具备其中3个或3个以上的因素。结论:1、女性患者因哮喘住院的比例较高。2、大部分患者曾经接受过住院治疗。3、大多数患者在院外使用过药物防治哮喘的发作,其中氨茶碱使用的比例最高,ICS使用者(包括ICS+LABA使用者)仅占11.3%。4、不规律用药、依从性差仍是目前哮喘防治的关键问题之一。5、呼吸道感染是哮喘最主要的诱发因素。6、对住院患者存在的可能导致住院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有望降低住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