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任教师在入职初期的专业成长在其职业发展生涯中占重要的地位。目前,随着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城市中新学校迅速兴起,相应的教师队伍不断扩充,初任教师群体不断壮大。随之而来问题也出现了,由于很多学校教师队伍构成不尽合理,十分不利于初任教师的专业成长,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区域教研作为一种促进区域内各校资源共享,互相交流,谋求共同发展的教研模式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文献检索发现,目前国内基于校本培训的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做法多,基于区域教研的做法少。国外的研究中对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但以区域教研促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和具体做法少。因此,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探索区域教研策略,特别是克服目前我们的区域教研存在着的对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针对性不强、教研方式单一以及缺少目标管理等问题,着力发挥区域教研优势,对促进初任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有着较高的实践价值。通过访谈、团队建设、行动研究等方法,对李沧区小学英语初任教师群体进行调研,并对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分层教研策略、协作教研策略、标准管理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区域教研有针对性的基于初任教师的发展阶段、发展需求以及所处学段开展区域分层教研,分层教研策略促使区域内所有初任教师成为有规划的专业发展的主体。另外,区域教研选择初任教师、经验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共存,各层次教师结构较完整的学校培植双核心“专业发展共同体”,采取课堂观察的形式开展协作教研,同时以基地校在区内走研的方式推动校与校之间的协作教研,协作教研策略促使区域教研资源共享,均衡了区域内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整体上促进区域内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提高。再者,建立区域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状况评价参考标准,并规范初任教师专业成长情况评价程序,使初任教师在入职之初建立愿景,从而使其成长过程有目标、有监控、有反馈,保证初任教师专业得到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三种策略各有优长也各有不足。分层教研策略的实施使得有着相似工作经历及专业发展需求的初任教师聚集在一起,并不利于共同学习与提高,如果没有完善的规划以及优秀教研资源的支持,教研效果将大打折扣。协作教研策略的实施需占用初任教师大量课余时间,给教师的工作与生活会带来一定的压力。标准管理策略的不足在于其实施需要团队的关注,需要学校教研与教师梯队建设的文化注入,而初任教师在学校教师队伍中的小众群体地位往往使学校对其成长的管理与促进流于形式,此外,标准化管理的划一性,将有可能影响情况各异的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鉴于各策略存在的不足,区域教研应立足于教师及学校的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三种策略的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方可更好的促进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