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加强宏观调控、防止通货紧缩、治理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业中又处于主体地位。在全球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我国的金融业也全面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纷纷涌入庞大而又有潜力的中国市场,设立法人银行,实现其本土化。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优越的公司管理模式、超强的产品创新能力、灵活的营销策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业绩、管理、产品等诸多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面对挑战,我国商业银行逐渐显露其劣势,作为银行生命线的经营业绩也受到冲击,作为评价经营业绩的体系也突显其不足。如何构建科学的银行业绩评价体系,优化银行资本配置,增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引导管理者和经营者的目标趋于价值最大化,已成为现今我国银行业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日趋成熟、经济环境的日益开放,创新的业绩评价体系应运而生。目前,国外银行已普遍采用经济增加值(EVA)这一创新指标作为业绩评价的核心。它的出现对于强化我国上市银行管理、规范其运作模式、完善其公司治理结构也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对于EVA的研究的起步较晚,阅读大量文献后发现,对于EVA在我国上市银行大多停留在概念方法的介绍和探讨上,有针对性的对银行业实施EVA指标评价并找出提高EVA值的方法的实证研究较少,且由于指标、数据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将从目前我国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出发,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讨EVA在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应用,并采用上市银行最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影响EVA变动的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银行的EVA值,继而提高银行的经营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