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对甘肃酒泉能源基地风能、太阳能的调查,综合评定该区域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太阳能资源属“资源很丰富”,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具有一定规模的开发前景。本次风、光、火打捆外送中,风电装机容量考虑酒泉风电基地二期第二批500万kW为基础,加上规划但未开发的马鬃山镇100万kW、敦煌北湖200万kW、玉门红柳泉100万kW、瓜州西湖100万kW,共计1000万kW风电,结合已建风电装机组合不同送出方案。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风能、太阳能资源情况。酒泉地区风能资源丰富,技术可开发规模约4000万kW,地势开阔,地形平坦,具备建设大型风电基地的条件。嘉酒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具有建设较大规模光电的条件。 (2)“风、光、火、水”打捆外送规模。综合考虑火电机组及外送通道输送容量目标等多种影响因素,通过计算统计系统频率越限情况、系统弃风率、火电利用小时数和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经济性等,推荐采用风电700万kW,光电280万kW,火电600万kW的容量配比方案。 (3)风电、光电规划布局。风电新建500万kW项目为酒泉风电基地二期二批500万千瓦项目,布局在风能资源丰富的酒泉市所辖瓜州县、肃北县、玉门市建设,其中瓜州县320万千瓦、肃北县100万千瓦、玉门市80万千瓦。光电新建150万kW项目布局以酒泉市为重点,围绕省上已规划确定的敦煌、肃州、金塔和嘉峪关等4个百万基地并辐射周边县区进行建设。具体布局为:敦煌区域拟新建65万千瓦,肃州区域拟新建40万千瓦,金塔区域拟新建30万千瓦,嘉峪关区域拟新建15万千瓦。 (4)外电输送方案中,酒泉.湖南输电方案送端能满足风光火打捆送出的潮流及稳定要求,受端湖南电网具有消纳的空间,而且特高压输电通道年利用小时均在6000h左右,具有较好的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