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产品贸易是世界货物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市场扭曲严重、摩擦频发的贸易领域。为了稳定地获取贸易收益、推动农业的持续发展,各国政府一般都采取种种政策措施来干预和引导本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降低出口集中度便是其中之一。我国农产品出口集中度相对其他贸易大国处在何种水平、呈现何种变化趋势,国内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论文首先对选定的美、法、中等六个农产品贸易大国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其农产品进出口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阐述,并就集中度的内涵和对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借助集中率、Giji-Hirschman系数对六国农产品出口地理和产品集中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明。在此基础上,采用时序分析和历史比较法对集中度的合理水平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作为对照提出了我国应当注意和改进的地方。最后,总结了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在促进农产品多元化出口方面所采取的政策,并结合其实践效果和我国国情筛选出了部分可资借鉴的措施。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虽然发展程度与出口集中度水平两者并无明显联系,但经济发达、市场成熟的国家出口稳定性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虽然六国资源禀赋、国内及口岸政策各不相同,但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各国农产品出口集中度都呈现出趋于稳定的态势;相比较其他五国,我国地理集中度明显偏高,但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与其他五国不同的是我国产品集中度呈逐渐增强的态势,而且前几位出口产品种类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