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唐诗隐喻翻译的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540364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唐诗中隐喻英译的方法。众所周知,我国的诗歌到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唐诗作为中国诗歌的精华,反映了唐朝的经济、地理、政治及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愧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珍宝,自然也为海内外的人民所喜爱。然而,要使更多的对中华民族文化不甚了解的外国读者理解并接受唐诗,唐诗英译就必须更准确、更传神。唐诗翻译的过程中最具争论的不外是隐喻的翻译。隐喻,长期以来被看作是语言学的研究课题。最初人们仅将隐喻视为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段。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莱考夫和约翰逊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隐喻:隐喻是人类语言的一部分,是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的。没有隐喻的语言是乏味的,没有活力的,其功效也会大大降低。而诗歌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富含隐喻的语言,并且引起了足够多的关注。本文以大量的唐诗为媒介,以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基础,讨论研究了唐诗中隐喻英译的不同方法。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理论背景,目前的研究情况以及本篇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第二部分为理论部分,介绍了隐喻研究的历程,重点放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研究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第三部分从三个不同的角度介绍了诗歌翻译的原则。通过以上的分析,三种唐诗中隐喻英译的方法在第四部分中提出,并对《送友人》的三个英译本进行分析。最后为全文的总结部分。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新生儿5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8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纠正水及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1996-09~2002-06,我们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2例,现报告如下.
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完成学习型社会转变的重要教育手段,然而互动缺失作为远程教育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解读。本文阐述了互动的概念及远程教育中互
目的比较奥沙西泮与地西泮对酒精依赖替代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酒精依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地西泮组采
<正>澄江县重征中药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中药材种植、保护、推广、研发的公司。公司从事中药材种植已经5年多,拥有种苗基地100多亩,标准化育苗基地30多亩,三通一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