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银行重组模式选择及效益分析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wysw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前身是分布在一些城市的城市信用社,伴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而发展。从1998年3月城市合作银行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起,城商行不断发展,不仅有效地化解了组建初期的金融风险,而且确保了所在的一百多个中心城市经济、金融和社会稳定。城市商业银行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的市场定位和改革发展的方针,在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自己的市场空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市场信誉逐步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需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一是对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的处置,目的是减少不良贷款额,降低不良贷款率;二是补充资本,以解决资本充足率偏低问题。然而,这两个问题单靠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是很难解决的。   2004年银监会加快了城市商业银行重组的步伐。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群体而言,战略重组有效地大幅改进了银行资产状况,在满足银监会达标要求的同时,也为其跨区域经营、运作上市创造了条件。   本文共分五章。   第1章简要回顾城商行的发展历程,分析城商行的生存之路,并以经营指标、公司治理、风险管理、机构扩张四方面数据为例列举了城商行的发展成绩。   第2章着重研究我国城商行重组的理论与实践。   第3章细致分析吉林银行“以时间换空间”的重组模。   第4章概要介绍了吉林银行重组的效果,同时对吉林银行重组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   第5章指出吉林银行的重组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重组后的吉林银行发展迅速,资产规模不断壮大,风险控制能力明显提升,盈利能力不断提高,已经进入全国大型城商行行列,尽管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但是这些都是前进中的困难,随着吉林银行的发展是可以逐步解决的。
其他文献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社会运转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我国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产销量居世界第一位,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在70%左右,以煤为主的能源结
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或规划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地、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
当前,全球最根本的社会经济背景、时代发展潮流是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经济是直接依赖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了关键的经济资源和比较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