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烈民绘画艺术风格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m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烈民,广西现当代著名版画艺术家,曾凭版画、国画作品参加全国性展览获奖引起界内关注。他见证了我国近半个世纪以来美术的发展过程,其作品带有强烈的时代属性,并有独特的艺术理解,可以说他的绘画艺术涵盖了政治性、民族性、艺术性等特点。为提高专业水平,吴烈民曾先后到中央美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进修学习,期间得到多位艺术大家指导,创作了不少极具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鲜明的版画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的广西版画界留下深刻印记。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与实地考察法等,结合时代背景以及艺术家的创作状态,主要从中国美术发展的几次重大变革出发,旨在梳理与探讨吴烈民的生平经历与绘画艺术转折,从吴烈民的版画、国画、书籍装帧等画种的创作背景展开,区分其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总结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进一步探析其绘画艺术形成的深层原因,阐述作品中体现的审美取向、艺术形式及情感表达,探讨他是如何探索出在美术进程中转变个人艺术观念适应并立足的,把曾经因历史性与地域性问题而逐渐边缘化的吴烈民,编写进他所处的画家群像之中,重新认真审视他的艺术在特定时代下应有的艺术价值,力图通过社会史观的角度对吴烈民进行深度解读,挖掘他与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之间存在的种种联系,以及他的绘画艺术促使当代群众艺术创作所引起的反思。吴烈民的版画历经为政治创作到回归主观意识、强调形式美,注重民族文化精神,粗犷有力、简洁明了。他的山水画作品有无相成、气韵氤氲,从传统的笔墨语言过渡到模糊思维引起的质变,体现了他对形式美与意境美的追求。吴烈民在80年代创作出的一批优秀的版画作品促进了广西版画的发展,以及他作为群众艺术家多年来身体力行地坚持创作,在艺术道路上坚持探索和实践的精神推崇,因此研究吴烈民的绘画艺术,对当代的艺术家在传统与现代、具象与抽象之间转换有一定的借鉴和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社会发展,人们对于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也逐渐提高。先进制造逐渐成为了未来制造业发展的趋势,现有传统工业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非结构化环境适应性与智能性的严重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针对这些问题人机协作机器人也应运而生,在人机协作的应用中机器人和人需要共享工作空间,为了保护协同工作时人的安全对于机器人碰撞检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六自由度协作机器人,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器人碰撞检测方法,主要
目前空间方向关系及其定性推理作为空间数据库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空间方向关系推理技术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现有方向关系
现如今,随着无线通讯业务的增多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然而许多可用的频谱资源未被充分利用。认知无线电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运用到实际应用和研究中。认知无线电技
2013年,JCT-3V(The Joint Collaborative Team on 3D Video Coding Extension Development)发布了下一代3D视频编码3D-HEVC(3D-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标准。与传统3D
2017年是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拐点之年,国家奶粉新政促进行业洗牌,全面二胎政策引发奶粉市场新热潮。婴幼儿奶粉市场仍然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市场增长潜力巨
智能手机及车载传感设备的普及为大规模信息收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涌现出大量创新性的应用和服务。群智感知在智能交通、野生动物追踪、城市噪声监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将要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由于人口结构的改变和社会的转型,年轻人的赡养比在逐步升高,独居的“空巢”老人也在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越发突显
环氧树脂混凝土是聚合物混凝土中用量最大的工程材料,其具有强度高,粘结力大,化学稳定性好等优良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中。但它也存在脆性大、抗冲击力差等缺点。已有研究将橡胶颗粒加入普通混凝土中发现可以弥补混凝土脆性大、耐磨性能差等问题,因此考虑将橡胶颗粒掺入环氧树脂混凝土中,弱化其缺点,更好的突出环氧材料的优点,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本文将不同粒径的橡胶颗粒(平均粒径0.5mm,1.5mm,4mm)
在我国,建筑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费用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其中费用目标又是重中之重,因此对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是当下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由于房屋建筑工程具有复杂性高、建设周期长、可变因素多、工程信息种类繁多等特点,导致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控制时出现效率低下,精细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不完善的问题。在建筑行业中,对成本进行控制时出现的难题可以通过应用BI
被子植物的精细胞存在于花粉营养细胞之中,通过花粉管的传递到达胚囊,从而实现与卵细胞的融合而形成合子。前期研究表明,一些参与合子发育的mRNA是精细胞来源的,但这些mRNA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