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已经大量地应用于生产实际中的装配任务中,但是由于装配过程复杂、现场环境噪声大、机器人自身定位精度和视觉技术限制等因素,机器人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已经大量地应用于生产实际中的装配任务中,但是由于装配过程复杂、现场环境噪声大、机器人自身定位精度和视觉技术限制等因素,机器人高精度柔顺装配仍存在很大的挑战。本文以轴孔装配场景为例,探讨了轴孔装配任务面临的挑战,主要针对轴孔装配的搜孔和插孔阶段展开研究,并探索了一些效率更高、鲁棒性更强的算法在轴孔装配领域的应用,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搭建了一个基于力觉反馈的柔顺装配实验平台,并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传感器零漂、传感器安装角度、末端模块重力、末端模块质心等因素的力传感器标定方法,该方法采用机器人多个不同姿态下的传感器测量值辨识出上述参数并消除传感器零漂和末端模块重力对传感器读数的影响,进而获取到机器人与环境之间产生的精准的接触力/力矩值,并最终通过机器人跟随运动实验验证了该标定算法的精确性,该实验同时验证了所搭建的装配平台的健壮性和本文主要采用的柔顺控制方法-阻抗控制的有效性。2)针对轴孔装配过程中由于定位精度限制从而导致轴孔之间会存在一个相对位姿偏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层感知器(MLP)和力位混合控制相结合的搜孔策略,该方法主要分为顶层搜孔轨迹规划器和底层力位混合控制器两部分。顶层轨迹规划器是一个多层感知器模型,用于决定下一步的搜孔移动方向,底层力位混合控制器用于产生与环境柔顺交互的行为,保证搜孔过程的安全与稳定。实验结果表面采用该搜孔策略可有效减少搜索步数,提高装配效率。3)针对搜孔阶段完成后轴孔之间还会存在一个微小的姿态偏差的问题,首先采用常规的阻抗控制实现了插孔任务,接着针对常规的阻抗控制对初始位置敏感的问题提出了 一种基于模糊Q-learning的轴孔装配优化算法,该算法可以使底层阻抗控制器学得最优的阻抗参数进而面对复杂的动态插孔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可以以更少的装配步数和更小的装配接触力完成装配任务,而且对初始位置呈现出一定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其他文献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目前市场上颇受欢迎的水生甲壳类经济动物。其不仅味鲜肉美,且富含多种营养元素,还有药用价值。21世纪以来,随着中华绒螯蟹土池生态育苗技术的日趋完善和普及推广,苗种生产成本逐渐降低,苗种产量逐年提升,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16年全国中华绒螯蟹苗种产量中,土池生态育苗生产的苗种约占养殖用苗总需求量的95%以上。中华绒螯蟹的整个生命周期分为胚前、胚胎和胚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工业控制方案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当代工业生产的需求。在现代化的工业控制系统中设备互联互通的需求越来越凸显,同时基于以太网组建大型
目的:本实验通过采用前交叉韧带横断加内侧半月板切除的方法构建SD大鼠骨关节炎(OA)模型,观察其大体变化,向OA大鼠模型的关节腔内注射慢病毒介导的微小RNA(miRNA)-411,使软骨组织中表现出miR-411过表达及低表达状态,并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Ⅱ型胶原和Ⅳ型胶原的表达,从而研究miR-411及MMP-13对大鼠OA模型中软骨损伤的作用,对miR-411在OA发生发展中的作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这家为八闽大地提供电力支撑的大型国有企业,把"以人民为中心"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真真切切地体现在工作实践里。他们创造性地建立"有事找党
草场作为内蒙古地区最主要的土地类型,是构成内蒙古地区生态环境的绝对主体。不同的草场类型是由当地的气候、温度、水源、土壤、地形等地理条件共同决定的,对草场进行分类有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变化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月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8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4例,平均年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人们更依赖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购物等行为。这使得数据量呈现指数增长,于是大数据应运而生。大数据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和全球性的特点,并且有巨
线虫每年对农作物造成相当大的损失,由于传统的防治线虫措施与喷洒化学农药的局限性迫切需要一种对环境友好且高效的线虫生防制剂。捕食线虫真菌(Nematode-trapping fungi)生活方式灵活且是杀线虫生防制剂研究最多的,其原本能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当处于低氮源环境且有活线虫或线虫提取物存在的条件下其营养菌丝会特化形成捕食器官(捕器),捕器的生成标志着生活史的改变,捕器可分为三维菌网、粘球、粘
开发高灵敏生化分子精准检测器件对人类疾病的精准检测和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科学家们将柔性传感技术和电化学酶传感技术相结合,开发了更为便携的柔性电化学酶传感器件。此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智能生活的需求的增大,能够实现人机交互的智能仿生和仿人机器人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触觉传感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人体触觉感知能力,并提取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