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蒲城县地处陕西关中东部渭河平原东北隅,为陕北黄土高原和关中渭河平原交接地带。东与澄城、大荔相邻;西与富平相接;南与渭南接壤;北与白水相连;西北与铜川市相望。总面积1584平方公里,人口673402人。 蒲城方言属于北方官话下属中原官话区的陕西关中方言片。 蒲城方言的语音系统:蒲城方言包括零声母在内共有28个声母,47个韵母,4个单字调。连读变调共有两类。蒲城方言的47个韵母共有14个儿化韵母,他们通常具有“指小表爱”的语法功能。轻声主要出现在语气词、助词、词缀和重叠词上。本文在对蒲城方音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韵母为顺序列出了蒲城方言的同音字表,同时又将蒲城音系与普通话语音系统及中古音系统作了比较,分析了蒲城方言语音系统的共时音系特点和历时演化规律。 蒲城方言的词汇系统:本文以分类词表的形式记录了蒲城方言的近三千条词汇,这些词汇按照意义和用法的不同分为三十类,它们分别是天文、地理、时令时间、农业、植物、动物、房舍、器具用品、称谓、亲属、身体、疾病医疗、衣服穿戴、饮食、红白大事、日常生活、讼事、交际、商业交通、文化教育、文体活动、动作、位置、代词、形容词、副词介词、量词、数词、附加成分。 蒲城方言的语法系统:蒲城方言语法系统和北方官话基本一致,但仍有自己的特点。本文记录了蒲城方言语法的7个特点,即子尾、方位名词前缀“□[ma(?)]”和后缀“□[(?)]”、重叠、代词、量词“个”、副词“太”和处置式。蒲城方言中子尾运用较为广泛,除了基本和普通话相同之外,还有自身的特点。蒲城方言方位名词多带前缀“□[ma(?)]”和后缀“□[(?)]”,其意义相当于普通话的方位名词前缀“望”和后缀“头”、“边”。重叠包括名词和形容词的重叠。蒲城方言的代词系统较为特殊,人称代词用声调变化来区分单复数,指示代词有特殊的表达方式。蒲城方言的量词贫乏,但是量词“个”的用法很广泛。程度副词“太”的用法也很特殊。句法方面,处置式“把”字的宾语可以是无定的,“把”字短语和谓语动词之间可以加否定副词“嫑(不要)”。最后,本文列出了标音举例和语法例句。 蒲城方言在关中方言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第一次对蒲城方言做了全面系统的记录。运用描写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蒲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进行了客观分析,总结出蒲城方言的特点。同时,以《切韵》、《广韵》为代表的中古语音系统为参照,从历时角度,归纳分析了蒲城方言音系的古今演变规律。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客观记录了蒲城方言的共时状态,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鲜活生动的语言事实。蒲城方言与普通话的共时差异和以中古音为参照的历时音系演变规律为汉语史的建立、现代汉语的研究和在蒲城地区推广普通话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有助于推动陕西地区方言研究以及蒲城地区社会、文化、民俗和历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