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团队及教师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咨询师、干部等多重身份,同时也扮演着学生的学业导师、学生的知心朋友、教育工作者、员工等多种角色。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干力量,是高校学生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在高校中辅导员工作现状非常不尽如人意,常常存在工作界限模糊、工作内容繁琐、工作量大、整体待遇低、升职空间少等问题。同时,在面对学生安全和维护学生稳定等方面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当今,在民办院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如何发展才能既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又满足民办院校的办学体制本身,成为困扰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矛盾问题之一。如何挑选、培养和激励高校辅导员,成为影响高校辅导员工作高绩效成果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社会学的角色理论为根据,从学校、学生对辅导员角色的期待,以及辅导员的工作状态为基础要素,开展辅导员胜任力剖析研究。论文主要任务是,通过构思、设计辅导员胜任力问卷,并在OY学院在校大学生中发放完成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辅导员胜任力的评价状态及大学生对辅导员岗位的需求。其次,向优秀辅导员发放自陈问卷,了解辅导员自身对胜任力的评价情况和认知情况,进一步梳理出辅导员胜任力的相关特征词库。再次,通过与优秀辅导员代表进行深度访谈,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获得有关的胜任力词汇。最后,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如人事处、教务处、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学生发展部进行座谈访问,用访谈法获取辅导员胜任力的有价值的信息。依据辅导员胜任要素的调研、分析及整理,设计高校辅导员胜任力要素分值调查问卷,并对问卷结果进行汇总、剖析,明确各胜任力要素的重要紧急程度,最后构建了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在针对现今高校辅导员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根本上,思考和探讨了针对胜任力模型的高校辅导员选聘、绩效、薪资、培训和工作应注意的问题和工作流程。论文研究通过理清辅导员胜任力的构建依据和模型,可为辅导员的选拔、培养、考核、专业化发展提供参考思路,研究成果也可为国内众多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