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标本固定前后脑体积与信号变化的MRI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aogao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1.5T磁共振成像(MRI)探索胎儿标本固定前后脑体积与ADC值的变化规律,并对胎儿脑发育进行分析,获得胎儿脑体积与ADC值随孕周的发育规律,为胎儿标本的高场MRI研究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2012年10月到2014年4月期间山东省东阿县人民医院的由于各种脑外原因引产的胎儿标本,共21例,妊娠孕龄为16周到39周,平均孕龄26.19±6.89周。标本获得后首先进行MR扫描,然后再用10%的福尔马林溶液对标本进行浸泡。分别于标本获得后12小时内、标本固定后24小时、72小时、7天、2周、4周进行颅脑MRI扫描。MR机器使用荷兰Philips公司的Achieve1.5T超导扫描仪。扫描序列有弥散加权成像(DWI)和T2加权成像(T2WI),其中DWI采用平面回波序列(EPI)进行扫描,b值分别取0s/mm2和1000s/mm2,扩散方向为3;T2WI采用TSE序列进行扫描。DWI序列的扫描层厚为3mm,层间距为Omm,T2WI的扫描层厚为lmm,层间距为0.5mm。对扫描后的图像使用专业的后处理软件分别测量如下数据:1、测量每个标本固定前及固定后不同时间大脑的体积2、测量每个标本固定前及固定后不同时间双侧额叶白质、双侧基底节区、双侧丘脑及双侧枕叶白质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测量的结果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统计学分析:1、胎儿大脑体积随胎儿孕周的变化规律2、胎儿标本固定前后不同时间大脑体积的变化规律3、胎儿标本固定前双侧对称区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4、胎儿脑内不同部位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差异5、胎儿大脑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随胎儿孕周的变化规律6、胎儿标本固定前后不同时间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规律结果1、胎儿脑体积与孕周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孕周16周到17周时有小幅上升,17周至24周比较平稳,25周至28周直线上升,增幅明显,30周以后趋于平缓。2、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的标本,其固定前后脑体积无明显变化,p>0.05。但是,随着固定时间的延长,标本脑沟的显示逐渐变得不清晰。3、标本固定前,左额与右额,左基底节与右基底节,左丘脑与右丘脑,左枕叶与右枕叶之间的ADC值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4、标本固定前,左侧额叶与左侧枕叶,左侧基底节区与左侧丘脑的ACD值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左侧额叶与左侧基底节区,左侧额叶与左侧丘脑,左侧枕叶与左侧基底节区,左侧枕叶与左侧丘脑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5、左侧额叶白质的ADC值与孕周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左侧基底节、左侧丘脑、左侧枕叶白质的ADC值与孕周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性,即随着孕周的增加,其ADC值呈下降趋势。6、采用福尔马林固定后的标本,固定后3天内左侧额叶的ADC值出现小幅下降,随后,直线上升,增幅明显;固定后1周内左侧基底节的ADC值明显升高,随后迅速下降;左侧丘脑的ADC值在固定前后无特殊规律;固定后3天内左侧枕叶的ADC值出现小幅下降,随后,直线上升,增幅明显。结论此项研究的结果表明:1.5T磁共振成像(MRI)可以很好地显示标本的解剖学信息,能够为临床评价胎儿脑发育异常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形态学基础。为了获得较好的、与胎儿发育相一致的图像信息,应在胎儿标本获得后尽早进行MRI扫描。
其他文献
目的:宫颈癌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细胞之间、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能诱导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合成
该实验建立了急性缺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外源性CO及血红素氧化酶抑制剂ZnPPIX对大鼠离体肺动脉环缺氧张力的影响,以及通过电镜、光镜、放免测定环磷鸟苷(cGMP)、肺组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合并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完全复位率为70-80%,仍有约30%视网膜再脱离,其中近一半为带油情况下视网膜再脱
目的:急诊分诊护士是病人就诊时第一个见到的医护人员,分诊护士的知识很大程度上影响分诊的质量。分诊技巧是急诊护士的核心能力。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中国长沙市三级甲等医院急
目前,小儿长时间使用异丙酚仍有一些争议,有作者指出在儿童ICU中,异丙酚用于长时间镇静可能产生病情急剧恶化,虽然找不出与异丙酚相关的确切证据,但使异丙酚在小儿中的应用受
该文分析总结该院收治的24例颅面外伤引起的视觉功能障碍患者,14例为车祸伤,失明或仅存光感者有12例,均有严重的眶外侧壁、顶壁、颧弓骨折移位,其他的外伤视力损害仅有复视或
该学位论文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双标记,间接荧光抗体单标记,流式细胞术对C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以及HLA-DR、
目的:肿瘤抑制基因p53突变是人类恶性肿瘤最常见的遗传学改变,在肿瘤中具有较高突变率.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法检测声门上型喉癌手术切除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