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良铎教授辨证论治上热下寒、内热外凉证的学术思想初探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UBING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收集姜良铎教授门诊明确辨证为上热下寒、内热外凉证的病历,整理病案,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数据处理,总结此类证候的特点以及姜良铎教授治疗上热下寒、内热外凉证的用药规律和特点,并提取基本方,演绎出新方组合,以深度挖掘姜良铎教授的经验及独特的学术思想,帮助名老中医思想传承工作更好地进行。方法:收集整理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于姜良铎老师门诊就诊的患者121名,共统计首诊处方121条。将病案资料录入word文档,通过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发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进行信息采集、录入,每位患者录入诊次为1-8次,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就诊次数、主诉、症状、体征、疾病诊断、中医证型、治法、方药、剂量等,对相应字段进行统一标引,建立数据库。使用软件的频次统计得出常见症状和常用药物;使用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各症状之间的关联以及关键药物组合;利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法,得出核心药物组合以及演绎出新处方。以上结果均以csV文件导出。结果:利用频次统计,对筛选出的121条首诊处方进行分析,发现出现次数最高前10的症状为口干、乏力、怕冷、口苦、眠差、汗出、手脚凉、易醒、大便干、头晕。用药范围结果表明,共使用239味中药,使用频次前20位的药物分别是柴胡、枳壳、桂枝、黄芩、枳实、赤芍、白芍、生石膏、知母、当归、瓜萎、黄连、焦栀子、姜半夏、白术、天麻、酸枣仁、吴茱萸、全蝎、大枣。药性分析发现,四气分析中,寒药最多(1310次),温药次之(1054次),二者十分接近。五味分析中,苦味(1618次)最多,甘味(1416)次之,辛味(1333)也十分接近。归经分析中,归入肝、胃、脾、肺四经的药物较多。结论:数据挖掘法可以基本归纳提炼上热下寒、内热外凉证的常见症状及体征,以及姜良铎教授治疗上热下寒、内热外凉证的用药基本规律,并归纳出基本方是由柴胡桂枝汤加减化裁的,组成如下:柴胡、枳壳、桂枝、黄芩、枳实、赤芍、白芍、生石膏、知母、当归、瓜萎。体现治疗大法为通调为主,寒温并用。将此结果与姜良铎教授进行交流求证,认为此证病因病机在于三焦郁滞,气机不畅,三焦经络不通以及气血不和,可以分为肝郁化火、肝阳上亢、胆热脾虚等证型。基本方与实际临床应用基本一致,演绎出的新方有一部分具有实际临床意义。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客观的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名老中医医案与方剂进行分析,能够得出较客观的,对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的结论,但更重要的是与名老中医进行探讨、交流以及求证,使得得出的结论有实际临床意义,并进行进一步发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普遍诊疗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 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符合率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肿瘤的大小和病变程度,24例行肾错构瘤剜除术,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3例行肾切
郭熙是北宋杰出的画家,他的山水画造诣颇高,其艺术成就深为后代文人学士所称赞。纵观其艺术风格,最出色的为以下三点: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经营位置。
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开展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理论宣传与基层实际相结合,理性思考与现实发展相融合,思想建设与群众诉求相贴合,并
传统媒体、新媒体和各种社交类网站等共同形成了新的媒体环境。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报纸作为大众主要传播媒介遇到了严峻挑战,报纸的发行量和市场广告份额正面临强大的竞争压
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塔式起重机整体结构进行了静力分析和模态分析,并对建模的方法、技巧及注意问题进行了讨论.在静力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结构的应力分布,并将计算结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合并结核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华西医院肾内科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40例慢性肾脏疾病合并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
电弧现象是引起电气火灾的重要因素之一,及时有效地检测故障电弧是避免电气火灾的一个重要途径。介绍电弧的产生原因及对故障电弧检测的现有技术,举例说明一种故障电弧探测器
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巨匠,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反映的是法国一个时代的生活。他在短暂的一生里塑造了二千多个人物形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本
目的:探讨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重叠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气指标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到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叠综合征合
“流行音乐”是我国大众文化生活中的—个重要的方面,也是我们研究音乐与现实生活关系时的重要课题。从音乐社会学的视角对流行音乐进行研究,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对流行音乐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