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临床生物学指标进行分析,探讨临床生物学指标与OSAHS中医辨证为痰瘀互结证的相关性,为临床上诊断,辨证及治疗OSAHS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1.采用SAS9.10软件,由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将符合OSAHS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OSAHS患者240例,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2.对OSAHS痰瘀互结证病情程度在轻、中度范围的患者,在治疗前对红细胞(RBC),血红蛋白浓度(HGB),血小板(PLT),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凝血酶原时间(PT)等生物学指标与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最低氧饱和度(SaO2),平均氧饱和度(SaO2)进行相关性比较。3.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后,对生物学指标进行组内比较。4.根据OSAHS痰瘀互结证患者所表现的九项常见症状,对治疗前与利用中药治疗后进行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计分,并根据计分结果,判定中医证候疗效与单项症状疗效。5.跟据所判定的中医证候疗效及单项症状疗效与生物学指标进行逻辑回归分析。6.数据处理均通过SPSS17.0软件完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士S),其他选用相关分析、逻辑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设定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1.对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病情程度及各生物学指标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通过相关性分析,我们得到患者治疗前呼吸睡眠暂停指数(AHI)与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及血肌酐(Cr)呈一定相关性;治疗前平均氧饱和度(Sa02)与血红蛋白(HGB),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呈一定相关性;治疗前最低氧饱和度(Sa02)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尿素氮(BUN)呈一定相关性。3.试验组治疗前后比较,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谷草转氨酶(AST)均有所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尿素氮(BUN),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有所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通过逻辑回归分析,我们得到与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密切相关的生物学指标有红细胞(RB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嗜酸性粒细胞总数(EO),肌酐(C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5.逻辑回归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中医单项症状中,打鼾与红细胞(RBC),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关系密切;憋醒与白细胞(WB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关系密切;唇甲紫暗与白细胞(WBC),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总数(NEU),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关系密切;面色晦暗与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关系密切;倦怠身重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尿素氮(BUN),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关系密切;头昏头痛与红细胞(RBC),嗜酸性粒细胞总数(EO),大血小板比率(P-LCR),谷丙转氨酶(ALT)关系密切;口苦口臭与红细胞(RBC)关系密切。结论:1.通过分析可以得到,血常规中红系血细胞与睡眠暂停指数,平均氧饱和度,最低氧饱和度有密切相关性。2.服用中药治疗后,患者打鼾,憋醒等症状有所缓解,缺氧状况得到改善,伴随着红细胞计数有所下降,血红蛋白浓度降低,肝肾功能也同样有相应改善。说明OSAHS痰瘀互结证及其表现的临床症状与生物学指标具有一定相关性,为临床对本病的辨证及中药治疗提供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