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身份重构与晚明文学新变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taitaiha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份认同问题在当代来讲横跨了多个领域,其中以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艺批评这四个领域为主。哲学领域中基于文化研究意义之上的后殖民身份理论是文艺批评中的身份理论借鉴的重点所在,也可以说是笔者本论文写作的视域所在。笔者将本论文的写作框定在后殖民理论视域下的身份理论的探究上,在借鉴赛义德、霍米·巴巴、斯皮瓦克等后殖民理论家有关身份理论的基础之上,重点探讨身份重构一词的界定与意义。同时笔者看到晚明时代作为一个特殊阶段,不仅仅在于文人对于诸如“情”、“欲”、“乐”的表达,还在于这种违背古代文人一贯道德操守的个性表达在晚明成为一种合法性内容所在,所以从身份重构理论出发,晚明时代的文人身份中合法性内容的表达又该给予怎样的合理解释,以及究竟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得合法性的,这种身份的重构又带来怎样的文学新变,这是本论文写作的基点也是所探讨的主要问题所在。由此笔者将论文分作四个部分来对这一话题展开论述。首先在第一章中对“文人”、“身份”、“重构”展开阐释,重点说明其在本文中的特定内涵。接着在论文的第二章中借鉴后殖民理论中有关“多重身份”的概念对中国古代文人身份重构中的参照身份展开梳理。身份重构势必是相对于原有身份的重新构建,所以原有的身份存在态势就会成为现有身份重构的参照物,以此来印证重构的发生过程。笔者在此将身份重构的参照体系定位在对古代文人传统的主流身份之上,而对此的梳理则建立在中国古代特有的科举制度实施下形成的文人身份态势上。笔者在第二章详细论述了中国古代社会因科举制度的存在,而产生的三种主流身份形态——“为官者”、“载道者”、“擅文者”,拥有此三者的中国文人在到达晚明时期不可避免发生了新的身份重构,那么这里的“重构”具体来讲包含哪些内容,又是在何种意义上展开的,这是第三章论述的中心所在。在第三章对身份“重构”内涵的解读中可以看到所谓“重构”其实是发生在不同身份之间的“罅隙”中,非主流身份通过“亵渎”的方式对主流身份进行冲击,进而获得身份构建中的选择性的过程。在第四章的探讨中,笔者将借助这一观点,由晚明文人身份重构带来的对主流身份的亵渎性与这一行径的合法性出发,展开对晚明文学新变的从身份重构角度给予的一个阐释。笔者认为作为古代文学创作主体的文人,其身份发生重构势必会在其文学创作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重构中所表现出的对主流身份的亵渎与非主流身份的合法性也势必会影响到文人的创作,同时结合第二章的在科举制度之下形成的“为官者”、“载道者”与“擅文者”这些主流身份的论述,笔者试图抓住身份与文学的这一关系,以晚明为例证,以“亵渎性”与“合法性”为基点展开对身份重构下的文人文学创作的阐释。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分为2个部分:野外调查研究(实验1)和实验室处理研究(实验2)。实验1:于2010年7-10月和2011年4月在长江干流朱杨江段采集9种鱼样本,其中鲤鱼(Cyprinus carpio)、鲇(Siurulu
<正>宋元花鸟画各具特色。从宋的精妙转变至元的疏散,这种变化反映出了美学思想、题材的转换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政治社会的因素,亦
本研究是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量名词短语习得的研究。英语名词短语由两种结构组成:简单名词短语和量名词短语。与简单名词短语相比,量名词短语是一种复杂的结构。对于以英语为
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推进,为医疗卫生系统更好的面向百姓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特别是区域基层医疗卫生系统的构建,更是基础所在。论文主要就针对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管理系统
本文以2010年以来35个主体样本在39起突发事件中发布的4985个消息样本为基础,对突发事件微博舆论的分布格局、运作机理及变化趋势等问题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因情境、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工作的重要资源。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无不把教材放在重要突出的位置。教材应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应学生
多氯联苯(PCBs)是一种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POPs),因其难降解、易蓄积和致癌性而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PCBs共有209种同系物,其中19种是稳定的手性化合物。手性PCBs的两对映体
从比较文学角度看原苏联诺贝尔文学获得者著名作家肖洛科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和中国著名作家玛拉沁夫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两部小说在某些方面具有可比性。本论文
人类的进步,国运的兴衰,系于教育。女性是书写历史和创造文明的一支强大的队伍,她们维系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事关我国的教育改革大计和教育发展步伐。对女性教育的研究
<正>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中老年妇女常见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盆底支持组织薄弱,进而引发盆腔脏器位置改变和功能异常,是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