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捆是目前草产品加工领域的主要产品,但其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发霉变质,严重制约着草产品加工业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草捆的防霉已成为草捆安全贮藏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本论文以“草原2号”苜蓿为试验原料,对初花期苜蓿进行刈割、晾晒,经两种防霉剂(氧化钙和陈皮)处理后打成不同密度的草捆,定期取样并测定各项指标,从感官、营养成分及体外消化层面,深入研究在不同密度下,两种天然防霉剂不同添加量对贮藏期内苜蓿草捆营养成分、饲用价值及消化特性的影响,从而筛选出苜蓿草捆的适宜打捆密度和两种防霉剂的适宜添加量。旨在为苜蓿草捆的安全贮藏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通过试验研究和分析讨论,得出以下结论:⑴苜蓿干草在高水分(25%~28%)条件下打捆贮藏,若无任何防霉措施,草捆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霉变,其中密度为150kg/m3的草捆霉变程度最低,营养成分保存较好。⑵高水分苜蓿草捆在添加防霉剂后贮藏,可有效降低霉变程度,提高草捆品质。本试验的各防霉处理中尤以CaO添加量为3%、陈皮添加量为0.4%的处理防霉效果最明显,营养保存率最高。⑶通过对不同防霉处理下苜蓿草捆体外消化特性的研究,得出添加防霉剂可有效提高草捆消化率,其中以添加3%CaO和0.4%陈皮的处理效果最佳,消化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