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紫云县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栖息地选择与适宜性评价研究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feng2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颈长尾雉是世界濒危物种和我国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地理分布非常狭窄,国内仅分布在西南部,国外分布在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和泰国西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黑颈长尾雉种群受到栖息地破碎化和片段化的影响,其种群数量和生境正在缩减。因此,本文以分布在贵州紫云县黑颈长尾雉自然保护区(拟建)内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为研究对象,对其各季节的栖息地选择和栖息地适宜性评价进行研究,旨在弄清黑颈长尾雉在不同季节对生境需求和适宜生境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分析物种的生境需求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匹配关系,明确其生境的分布范围与特征,进而分析该物种种群减少及致危原因,为制定合理的保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从2019年2月到2020年3月,采用样线法、直接观察法、红外相机法和访问法,对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的黑颈长尾雉进行栖息地选择和适宜性评价研究,结合研究结果制定与之相应的保护措施。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春季栖息地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在乔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草本密度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灌木层盖度和灌木密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春季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共有7个,其累计贡献率达到77.598%,影响黑颈长尾雉春季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干扰、安全和食物因素。(2)夏季栖息地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在距水源距离、距居民点距离、距林间小道距离、乔木层盖度和灌木层盖度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距林缘距离、落叶层盖度、乔木高度、乔木密度、灌木密度和草本密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夏季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共有6个,累计贡献率达到83.571%,影响黑颈长尾雉夏季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安全、食物和水源因素。(3)秋冬季栖息地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在乔木层盖度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距水源距离、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和草本密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秋冬季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共有6个,累计贡献率达到64.231%,安全和食物因素是影响黑颈长尾雉秋冬季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水源、地理、灌木、干扰和乔木因素。(4)夜栖地选择研究。黑颈长尾雉夜栖地主要位于针阔混交林中,夜间一般在乔木或灌木上休息,一树栖息一只,也有一树栖息2–3只的。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黑颈长尾雉夜栖地参数的差异性,除坡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存在差异显著外(P<0.05),其余参数差异不显著(P>0.05)。对夜栖地坡位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坡位对于夜栖地选择呈显著关系(χ2=6.40,P=0.011)。主成分分析显示:栖树、水源、栖枝和上方隐蔽因素是影响黑颈长尾雉夜栖地选择的主要因素。(5)栖息地适宜性评价研究。通过MaxEnt模型分析黑颈长尾雉的栖息地适宜性分布特征和主要环境变量因子对黑颈长尾雉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MaxEnt模型预测结果精度较高,AUC值为0.931,表明模型评价结果为优秀水平;2)Jackknife检验结果显示,距道路距离(Dtr)、年平均植被指数(EVImean)、季节性降水(Bio 15)为对黑颈长尾雉栖息地分布影响最大的环境变量;3)整个评价区域内适宜栖息地面积为42.88km~2,次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78.74km~2,不适宜栖息地面积为249.23km~2;4)拟建保护区占黑颈长尾雉适宜生境的56.42%,还有96.56km~2的面积处于一个保护空缺。
其他文献
AⅠ-BⅢ-C_2Ⅵ系列化合物中,CuInS_2半导体材料因为具有可调谐吸收带隙(1.1-1.5 eV)、较高的吸收系数、光致发光和强烈局域表面等离子振荡等优异性质,在光伏电池、LED、生物大分子荧光标记和非线性光学器件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质而备受关注。CuInS_2化合物在自然界中以黄铜矿结构存在,在高温下可以获得闪锌矿和纤锌矿两种亚稳相结构,降温后又回到黄铜矿结构。除了化学方法以外,高压可以
市场日渐激烈地竞争,要求企业将绩效视为运营中最受重视的指标。员工的工作绩效也被作为企业总绩效的奠基,倍受重视。从不同角度探索提升员工工作绩效水平,是企业实践部门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之一。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因此,就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顺应这一趋势,各种培训机构涌现出来。市场竞争情况如此激烈,这些培训机构同样面临着员工工作绩效水平不达标的问题。对此,本文将
聚乳酸是一种生物可降解性的绿色高分子材料,具有一定潜力能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纺织、包装等领域。由于聚乳酸结晶速度慢、力学强度和耐热性通常较差,无法满足包装材料的要
地下水作是人类重要的饮用水水源之一,在我国日常生活、工农业发展等方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地下水中硝酸盐氮污染严重,对人类健康及自然环境影响日趋加重,因此
随着互联网及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业态和新交易方式逐渐产生发展,现代消费也迎来了巨大转变,传统的线下商户开始开设网上店铺,线上商家也纷纷在线下开设实体店铺。在传统零售和传统电商发展都遇到瓶颈的情况下,一种与传统零售行业相区别的、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深度融合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的零售新模式诞生了,这种零售模式被称为“新零售”。对于新零售企业而言,如何协调好线上线下业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就显
卡尔文循环(Calvin-Benson-Bassham,CBB)是从无机碳生产有机生物质的主要途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是CBB循环固定CO2第一步反应中的关键酶和限速酶,Rubisco的
水稻(Oryza sativa L.)粒形与稻米产量和外观品质密切相关,近年来关于水稻粒形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影响水稻粒形的基因相继被克隆,但其中绝大多数基因克隆自突
花期是观赏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之一。成株红掌可周年开花,但不同品种从试管苗移栽到开花的时间不同,成株开花效率也不一样。因此研究红掌开花特性的分子机理对推动红掌育
纳米材料表现出许多有趣的光电特性,在光捕获和发光设备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可能性。随着纳米材料的开发,人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特殊窗口。为了解决世界性的能源不足和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将太阳能转换成化学燃料的半导体光催化技术被广泛研究。在一些以半导体为基础的光催化剂中,CdS由于其对可见光响应的带隙相对较窄,并且导带边缘的负电势足以使质子还原,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显示,基于CdS的半导体材料在利用
在本篇论文中,我们研究了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u"(t)=f(t,u(t),u’(t)),t∈[0,1]正解的存在性,其中f:[0,1]×R+×R+→R+是连续的.它的边值问题分别为u(0)-α[u],u’(1)=0,u(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