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Nt-proBNP水平与心血管系统危险度评分系统的相关性目的:探索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病人中,围手术期Nt-proBNP水平和预测心血管系统危险度的各种评分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共收集了84名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病人资料,包括病史、手术类型和术前的血浆Nt-proBNP值,并进行心血管系统危险度的评分和分级。所使用的评分系统包括,ASA评分,NYHA心功能评分,Goldman评分分级,Revised Cardiac Risk Index评分,Duke Activity Status Index并换算为代谢当量评分。使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检验各评分系统的不同评分分级结果之间Nt-proBNP的水平是否有差异。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和曲线拟合,探索Nt-proBNP与各评分系统之间的内在相关性。结果:术前的Nt-proBNP水平与各种评分系统间存在曲线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可用二次方程进行优良的曲线拟合,且具有良好的稳健性。拟合曲线与Starling心功能曲线相似。在Revised Cardiac Risk Index评分系统与代谢当量系统中,复合曲线、等比级数、指数方程等函数模型可以获得优于二次方程的曲拟拟合结果,但是其适用的广泛性和稳健性逊于二次方程。结论:非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前Nt-proBNP水平与心血管系统的危险度评分系统之间结果判定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具有良好的曲线相关性。非心脏手术术前评估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危险度,Nt-proBNP做为一种新的评估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各种评分分级系统,在操作的简便性,实用性以及评估效能等多面均具有较大优势。第二部分Nt-ProBNP对于高血压病人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目的:评价在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中Nt-proBNP对于预测择期行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价值。比较Nt-proBNP与各种心血管系统危险度评分系统之间的预测价值,以及在普通人群与高血压患者人群中Nt-proBNP的预测价值是否相同。方法:共收集了84名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病人资料,包括动脉血压值和术前的血浆Nt-proBNP值,并进行心血管系统危险度的评分和分级。所使用的评分系统包括,ASA评分,NYHA心功能评分,Goldman评分分级,Revised Cardiac Risk Index评分,Duke Activity Status Index并换算为代谢当量评分。术后随访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使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使用ROC曲线比较Nt-proBNP与各评分系统在预测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方面的价值,以及在高血压病人中,预测价值是否发生变化。结果:84名患者中有35名患者具有高血压病史。4名病人术后发生了心血管事件,均具有高血压病史。用于预测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Nt-proBNP与各种评分系统相比,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普通人群与高血压人群中其截点值均为415.9pg/ml。灵敏度均为100%,但在高血压人群中其特异度为77.4%,低于普通人群的86.3%。结论: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病人,术前Nt-proBNP水平高于415.9pg/ml则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度较高。这一预测方法在高血压人群与普通人群中的预测效能相似,且均优于各种心血管系统危险度评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