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企业竞合关系构建与协调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net0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参与供应链合作,已成为企业内外部资源优化整合的一种手段,具有风险共担、知识共享、降低成本、优化供应、合作研发、提高顾客服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等优势,逐渐成为许多企业的一种战略选择。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供应链企业竞合关系构建的动因、合作伙伴的选择、利益分配以及内部冲突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证上系统剖析了供应链企业竞合关系构建与协调的机理,旨在为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进行合作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实际操作方法。 首先,文章分析了供应链企业竞合关系构建的动因。在界定供应链企业竞合关系的内涵和合作前提基础上,提出企业合作需要具备供应链整体效益增加和合作企业个体效益增加这两个动力条件。以制造商与销售商为研究对象,基于成本构成、市场响应速度、创新能力以及风险分担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得出企业在竞合关系下的效益优于在完全合作和完全竞争下的效益,进一步分析了企业在竞合关系下合作程度与整体效益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企业选择参与合作可接受的利益分配区间。 其次,文章研究了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以供应链核心制造企业对销售商的选择为研究对象,基于分销模式的研究视角,尝试性地构建了制造商选择销售商的指标体系。通过对Yager数值型决策信息OWA算子的改进,建立了供应链核心制造企业评价下游销售商的模型,并以一个典型的算例验证了指标体系与语言OWA选择算法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再次,文章研究了供应链企业间的利益分配。根据影响供应链企业间有效合作程度的因素将供应链企业竞合关系划分为短期合作关系和长期合作关系两种类型,针对长期合作关系研究了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通过对投入资源和风险对供应链利益的影响分析,提出投入资源成本价值和风险系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利益分配系数并建立了利益分配模型。对利益分配模型进行分析,并以一实例验算了模型。 最后,文章分析了供应链企业间冲突的形成和协调。从企业间合作能力匹配性和利益分配合理性角度上分析了供应链企业合作过程中冲突的形成原因。基于冲突的二重性,提出通过正式规制和非正式规制对破坏性冲突进行协调。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明显、社会问题频繁出现的当代社会,如何理解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而言意义重大。本文基于营销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选择过程、履行方式及传播四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金融风险是金融活动的内在属性,金融风险的广泛存在是现代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国有商业银行是整个金融体系的主体,其经营状况直接影响整体经济发展的
摘要:科技服务业在加快我国经济转型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中的作用日趋明显,其集聚发展模式,是增加规模效益、提升生产率、扩大竞争优势的方法和趋势。以辽宁省科技服务业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综合考虑辽宁省各区域资源投入、区位因素及政策导向,运用区位熵来评价和分析其集聚发展程度、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辽宁省科技服务业存在较明显的集聚发展态势,沈阳、大连较为突出,且正在向沈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