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化瘀解毒、调养肝脾法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与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西药治疗比较。评价化瘀解毒、调养肝脾法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在阻止慢性丙型肝炎病情进展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方法,按标准入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49例,其中治疗组27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给予化瘀解毒、调养肝脾法组方的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为4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后及治疗结束时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丙型肝炎病毒定量(HCV-RNA)、肝功能、肝脾B超的变化及安全性指标,比较两药的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组有3例因失访而脱落,对照组有2例因不良反应脱落,无剔除病例。共有44例病人完成48周疗程,其中治疗组为24例,对照组为20例。2.完成48周疗程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29.2%和70.8%,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0%和80%,两组显效与总有效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完成48周疗程两组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9.2%和77.5%,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0%和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症候积分比较中,治疗后治疗组胁痛、纳差、乏力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4.在12周早期应答上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多为部分应答,早期完全应答与西药差异显著(p<0.05),西药组优于中药组。在48周疗程后治疗结束应答上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在部分应答方面差异仍不明显(p>0.05),但在完全应答与治疗结束总应答方面与西药治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西药组优于中药组。5.完成48周疗程两组肝功能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ALT、AST改善上均有明显疗效(P<0.01),且二者不具有差异性(p>0.05)。治疗前后门静脉内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改善(P<0.0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超分级下降2级与1级的在治疗组中分别为3例和6例,对照组为0例和3例,但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不同疗程与疗效的关系比较中,症候积分、HCV-RNA对数、及肝功能改善均为长期疗程疗效优与短期疗程(P<0.01)。而采取不同治疗与不同疗程的组合症候积分改善为中药长疗程组合最佳(P<0.01)、HCV-RNA对数改善西药长疗程组合最优(P<0.01),而肝功能改善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化瘀解毒、调养肝脾法对于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确切。其在改善症状方面疗效显著,症候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尤以肝郁脾虚类症状改善明显。中药干预在抗病毒方面尚具有一定疗效,在早期与治疗结束部分应答方面与西医无显著差异,而且可以明显降低ALT与AST水平,减轻肝脏损伤。因而可从多个角度作用起到减缓慢性肝病病情进展的作用。本实验治疗48周与12周比较结果,则说明长疗程的中药干预其症候疗效、病毒滴度与肝功能改善均优于短期治疗。此外化瘀解毒调养肝脾法中药具临床安全性较好,使用方便等特点,在试验过程中未见有明显与试验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发生,因此本疗法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