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映”电影中的中国形象论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8119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东北沦陷时期“伪满洲国”最大的文化侵略机构“满映”所拍摄的电影进行分析和研究。利用文本细读、实证分析、问卷调查、形象学等研究方法对“满映”所摄电影进行重新研读。“满映”电影分为娱民映画、启民映画和时事映画三种,但经查阅发现,三种映画中只有娱民映画有中国影人参与编导,为方便研究,故笔者将其所摄电影分为日系编导影片和中国影人参与编导影片,并以此为分类基础对二者所呈现的中国形象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对两类影片所呈现出中国形象的异同及原因进行分析。一方面,笔者试图为“满映”电影中中国形象的研究做一些工作;另一方面,通过中日编导“满映”影片中所呈现出中国形象的异同分析隐藏于背后的原因,还原历史,从而证实“满映”文化侵略的本质。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两方面问题进行总结和阐述。一是对“满映”及其所摄电影进行的综述。二是考察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满映”的研究现状,尤其是“满映”电影中中国形象的研究现状。正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研究日系编导影片中的中国形象及成因,第二章主要研究中国影人参与编导影片中的中国形象及其成因。第三章,是在第一二章的基础之上,分析两类电影中中国形象的异同,并挖掘两类电影中中国形象的异同及隐藏于背后的形成两类影片中中国形象异同的原因。从而证实日系编导影片在“五族共和”“日满一家”的国策政策的引导下日系编导影片对于中国形象的扭曲。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对“满映”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对后世的影响稍作提及并提出本论文可能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其他文献
在对张炜小说文本和既成研究成果进行反复研读的基础上,文章抓住人物的生存、人物形象的内在联系等被忽略或者涉及较少的问题,深入开掘,以社会转型期的人文境域为现实基础,以生存
运动兴趣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方向和强度。 Sports interest is one of the basic motivation for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
张学东是新世纪初崛起于西北宁夏的一位文坛新秀,他和漠月、季栋梁被誉为宁夏文坛的“新三棵树”。近些年来,文坛对宁夏作家群的关注,使张学东也显示出其应有的文学价值,很多评论
索尔·贝娄的著名中篇小说《只争朝夕》记录了一个现代社会中的美国犹太人一天的生活经历,贝娄通过巧妙的构思和布局,又将主人公大半辈子的生活经历浓缩在这一天中。小说主人公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科目,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能掌握思维方式。新课改也越来越重视数学,在数学教学上要引导学生学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
期刊
随着《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现象级节目的热播,电视明星真人秀节目在两年的时间迅速在我国的电视荧屏上呈现爆发式的增长,纪实性的拍摄手法、题材的丰富多样、大牌明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