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苏联(俄)观研究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weiqing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苏关系是20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最复杂最敏感最多变的外交关系。基于中苏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以及中苏关系的演变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乃至世界政治格局的巨大影响,对中苏关系的研究一直是政治学界、历史学界尤其是党史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但迄今为止,尚未见从某一特定个体一生对苏联(俄)的认识及其发展变化的角度来系统研究中苏关系的论著。因此,毛泽东的苏联(俄)观研究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课题。“毛泽东的苏联(俄)观”可以简单界定为:在不同历史时期充当不同社会角色(有时同时肩负几个社会角色)的毛泽东对苏联(俄)及其执政党和政党领袖、国家领导人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毛泽东一生对苏联(俄)的认识经历了若干个重要时期,每个时期的内容既有继承性,又有重大不同,呈现不同特点。影响毛泽东苏联(俄)观形成的因素极为复杂,既有意识形态的因素,又有国家利益的因素,也有民族情感的因素,还有由于特殊成长环境、教育背景所致独特个性的因素。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在某一时期某一事件上,一种因素占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而在另一时期另一事件上,另一因素又占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毛泽东的苏联(俄)观涉及面很广,既涉及到中共和苏(联)共的关系,又涉及到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关系(1921—1943),也涉及到中国政府(包括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苏联政府的关系,还涉及到毛泽东个人与苏(联)共领导人及共产国际领导人的关系等。因此,毛泽东的苏联观具有立体性、多维性和复杂性。毛泽东的苏联(俄)观既是其个人的认识,而在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新中国的领袖后,他的苏联观在很大程度上又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苏联观。由于毛泽东在党和国家中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的苏联观不可避免地影响对内对外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从而对中苏两党两国关系乃至世界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毛泽东的苏联(俄)观充满了发展和变化,他在不同时期对苏联(俄)所采取的态度和策略也充满了变数。当然,变化之中也有不变,甚至可以说最关键的还是“不变”,这个“不变”,就是国家的独立、主权、安全和民族的尊严;这个“不变”,就是毛泽东始终不渝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这个“不变”,贯穿于毛泽东苏联(俄)观发展的全过程,是把握毛泽东苏联(俄)观的一条主线。毛泽东的苏联(俄)观有很多的经验,也有不少的教训,认真对其进行总结,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处理中俄关系,及其与中国密切相关的大国关系、周边国家关系和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关系,都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本论文除导论外,还有四章和结语。第一章:毛泽东早期苏(沙)俄观的逐步形成,共分三节外加小结,即“对沙俄的初步认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和小结。主要研究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毛泽东苏(沙)俄观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第二章:中国革命视野下毛泽东的苏联观,共分四节外加小结,即“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苏联观”、“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苏联观”、“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苏联观”、“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的苏联观”和小结。主要研究的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夺取全国政权这一时期毛泽东苏联观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第三章:中国共产党执政视野下毛泽东的苏联观,共分三节外加小结,即“建国初10年毛泽东的苏联观”、“中苏公开论战中毛泽东的苏联观”、“中苏对抗中毛泽东的苏联观”和小结,主要研究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直到毛泽东逝世这一时期毛泽东苏联观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第四章:多维视角下毛泽东的苏联(俄)观,即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大国关系、周边国家关系、党际关系、国际共运、领导者独特个性等多维角度对毛泽东的苏联(俄)观进行总结。结语:毛泽东苏联(俄)观的深远影响和主要启示。
其他文献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和经济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计算机技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促进企业向信息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目前企业之间
以色列从建国起就形成了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教育投入的体制。在这个体制中,中小学教育投资占全社会教育投入的一半以上。其中,以色列中央政府对中小学教育的投
韩礼德在1985年的《语法隐喻导论》中首次提出了“语法隐喻”这一理论,他指出,隐喻现象不仅限于词汇层面,而且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发生在语法层面的就是语法隐喻。语法隐喻的
在悬索桥理论发展和实践中,山区架设钢桁梁悬索桥的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首先在设计上,由于理论研究的的深入,可以采用更为精确的计算分析方法,特别是现代计算机计算能力的大
类黄酮3’-羟化酶(F3’H)是由二氢堪非醇合成花青素途径中的第一个关键酶,催化二氢堪非醇生成紫红色花青素(即矢车菊色素,cyanidin),使花瓣和果实的颜色呈现紫红色。本研究利
VFB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以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L)等几种植物材料提取加工而成的一种植物源抗病毒剂。前期研究表明,VFB生物活性高,对多种作物上的多
对于柳传志.我们很难陌生.这个名字似乎出现得太频繁了。
对Nd33 .0 Fe65.9-xNbxB1.1(wt% ,x =0 ,0 .3 ,0 .6 ,1.0 ,1.5 ,2 .0 )系列烧结永磁体的磁性能、组织形貌以及磁性能与组织形貌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 .研究发现 ,不含Nb的N
姜是人们日常做菜不可缺少的调味佳品,也是食品加工的原料。除食用外,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我国不仅民间早有“冬吃萝卜,夏吃姜”和“冬有生姜,不怕风霜”之说,而且在医学
随着我国炼油、石油化工、化学加工及交通运输等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易汽化化工流体介质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生物燃料乙醇汽油应用的不断推广,市场对生物燃料乙醇汽油的油气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