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汇率体制改革正式始于2005年7月,此后人民币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带动下升值,虽总体呈现波动但趋势明显。据国家外汇管理局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数据显示,在汇率浮动的8年多时间内,人民币累计升值比例高达26%。此外,中国作为传统的贸易出口大国,其2012年的贸易出口额连续第4年名列全球第一,其出口金额在全球出口总金额中占比11.5%。面对这些因素,我国出口行业的巨额外汇收入难以避免剧烈汇率风险冲击,特别是对于贸易出口金额占比接近50%的机械制造行业而言。因此,积极寻求外汇风险管理手段,主动探索外汇衍生品的使用规律,是提升机械制造出口企业价值的关键所在。 针对我国工业出口型企业,尤其是机械制造出口型企业,使用外汇衍生工具对公司价值的溢价有多大?这种企业价值提升的大小是否会因企业出口收入水平而变化?是否也会因人民币升值的速率变化而变化?为了解决上述的3个问题,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3个假设并设计了相应的模型,试图通过模型来验证假设的合理性。首先,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全面、系统地回顾并总结国内外关于衍生工具运用和公司价值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其次,本文分析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特点及其面临的外汇风险,阐明选取该行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源的原因;再次,本文基于现实情况提出外汇衍生品与公司价值关系的3大假设,并对沪深两市选取的机械制造行业上市公司样本进行面板数据的搜集整理,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稳定性检验;然后,通过多元回归的实证结果验证三大假设的合理性,得出关于外汇衍生品与公司价值关系的总体结论;最后,作者将反思本文的不足和改进思路,并提出针对外汇衍生品在提升公司价值运用方面的可行对策建议。 本文选取国内机械制造业出口型上市公司在2009-2012年度的财务数据共计136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外汇衍生工具与公司价值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稳定性检验。然后,分别对出口收入比在30%上下的2个样本组,2009-2012年的4个年度样本组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通过使用EVIEWS8.0分析软件实证显示,运用外汇衍生品能给机械制造出口型企业价值带来约10%的溢价,显著提升企业价值;且机械出口企业的外汇风险暴露越大,由此带来的公司价值溢价越大;人民币升值速率越大,外汇风险对冲对企业的价值提升作用越明显。此外,本文还提出了加快建议外汇期货市场等可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