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学界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从多元文化理论、文化研究、社会学等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版本的汉语文教科书的文化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纷纷在进行并开始在相关的课程开发、实施、评价上发挥积极作用。本研究从课程社会学、文化学的理论视角对维吾尔《语文》教科书进行文化构成研究。本研究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全球文化研究及课程研究范式转换,对语文教科书的文化学研究,我区社会、文化、教育上的诸多改革等学术及实践背景出发解释对教科书的文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缘起。第二部分,主要论述语文教材中的文化类型。依据有关研究成果本文对教科书中的文化类型进行系统分析,即首先划分主文化、亚文化、时代文化三个主文化类型,在每个主分类下面再次进行二次分类和三次分类。对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进行三个纬度的内容分析和统计。第三部分,对教科书中的文化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在主文化构成上,小学教科书中的普通文化内容多于初中等一些问题;民族文化的构成充分体现其民族性、地方性特点,但是在选材上有汉族文化内容体现不充分;兄弟少数民族文化类课文欠缺等不足。亚文化的构成方面,各亚文化构成比以往有所改进,但还存在诸如性别文化类课文中男女比例严重失横;年龄文化类课文没有充分发掘儿童的现实生活;阶层文化的构成上,民间文化和大众文化无论在数量还是在内容上没有被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类课文在内容上存在城市偏向等问题。第四部分,对教科书主体进行调查研究。被调查的师生肯定教科书的优点的同时,也对其不足有所体会,比如他们认为能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的民间文学课文数量较少,普通文化内容较多。编者反映在教科书编写的有些难题,比如语文资源的欠缺、编写者学习交流机会不多、教材编写时间的紧张等。第五部分,结合调查和内容分析结果主文化、亚文化和时代文化等三个部分进行探讨及思考,并为提高文化构成的合理性提出一些有关部门和编者可以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