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既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又牵涉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已得到极大提高,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取得的成绩世界瞩目。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大多数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里面,中等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更需要深入研究。
本文借助于城市地理学、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社会学、管理学、统计学、消费者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采用文献研究、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时间分析与空间分析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调查中等收入家庭的居住状况、住房需求,应用Spss对应分析和最优尺度分析,从微观角度归纳和分析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这是本文研究的一项特色。并深入研究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形成机制,探讨当前的住房政策,并提出改善中等收入家庭居住状况的途径。补充了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定量研究的不足。
研究认为:(一)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各国均不同程度存在,当前我国大部分中等收入家庭已解决住房问题,仍有少数面临住房困难,需要政府扶持。(二)当前存在住房问题的中等收入家庭,主要集中在在城市中没有产权住房或者即使拥有产权住房但是居住条件较差的家庭,既包含本地户籍中等收入家庭,也包含非本地户籍的中等收入家庭。相当一部分是在实物分房终止后就业的大学生,其对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意义重大。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中等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购房贫困化加剧,住房市场非均衡性日趋显著,住房不平等性增强,必须正视问题,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三)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形成机制较为复杂,受经济、社会、行政等多重因素影响。(四)当前针对中等收入家庭住房扶持的政策亟待完善,须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理念,从建立普遍覆盖无缝隙的住房保障体系,完善住房供应体系,降低房价、实行税收和金融优惠政策,政府加大中等收入居住区的环境整理,挤压投机需求,增加政策性住房的土地出让数量,优化空间布局,引导中等收入家庭树立住房阶梯消费观念,增加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改善中等收入家庭的居住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