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由于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使得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面临着资源逐渐减少、发展成本增加、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新材料和新能源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资源型城市的原有地位,加快了这类型城市的衰退。为应对这些危机,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大在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直面中国现实国情,是对民意的回应。”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必将进一步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从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两个方面对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进行解读。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意义以及构成的基础上,借助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等理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并从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意识和生态环境几个方面对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目前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缺乏政府的引导,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公众生态意识不强和生态文化有待改善等问题,最后根据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