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喀斯特地区严重水土流失产生的后果——石漠化现象,更令人担忧。在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水土流失研究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水土流失快速、定量调查的需要。利用栅格数据将GIS和RS集成,充分发挥栅格数据在分析建模中的优势,为现代水土流失研究探索一种新方法已是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网格数据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水土流失模型有机结合,进行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遥感定量监测研究,建立适合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监测模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同时构建研究区水土流失因子库,确定研究区水土流失强度等级,为研究区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在对比研究国内外区域水土流失模型的基础上,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为框架,建立了适用于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模型及各因子算法。2、建立了研究区1:10000大比例尺DEM数据,并在此基础上生成了坡度、坡长、地形起伏度等地形因子数据库。3、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鸭池示范区典型喀斯特地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分等定级标准。4、本文通过GIS和USLE模型实现了研究区水土流失的定量评价,并建立了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数据库,计算的示范区水土流失面积31.7km2,侵蚀模数为759.9t/km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