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生产和生产的历史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tq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借助史料记载、会议文件和新闻文本等,分析了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的历史生产,探讨了其生产机制。其后,本文又研究了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的生产历史,纵向剖析其历史演变路径,揭示其内在规律。同时,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以“吴满有”报道为案例,进一步研究了典型报道生产的规律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立足当下,对典型报道进行历史反思和现实关照。本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典型报道和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的研究现状,阐明研究价值和意义;第一部分,从典型报道和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两个方面入手,阐释相关概念和历史渊源;第二部分,立足延安时期特殊的媒介生态,从传播者、受传者、生产机制和传播功效四方面分析典型报道的生产特点;第三部分,以“吴满有”为典型案例,研究典型报道生产和传播的内在机制;第四部分,纵向梳理,剖析不同历史时期典型报道的演化规律;第五部分,针对典型报道的历史生产和生产历史,进行历史反思,并申发现实启示。研究发现,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具有独特的历史生产机制。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基于特殊的自然、社会、媒介和技术环境,具有特殊的生产体系,具体表现为:政治领袖统领全局,强化党报宣传功能,推动各类先进典型报道;政治精英颁布、调整相关决策,并率先垂范;文化精英深入群众,采写报道,反映事实,并组合配发多种文艺作品,亲历传播;边区军民采取多种传播方式,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劳动,寻求进步。他们既是生产者,也是受传者,传播行为和反馈行为互为影响。综合来看,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的生产机制呈现出政治领袖意志统领、生产路径自上而下和反馈效应逐级减弱等传播特质。同时,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的生产历史也有显著特征。纵观建国、文革、改革开放和21世纪至今各个历史时期,典型报道深受马列主义典型思想和中国党报理论影响,它以延安模式为先导,在新闻内容、生产机制和传播功效方面都发生了历史转移。其中,新闻内容生产以工农、军人和干部典型为主体,选材聚焦社会发展,生产机制在政治思想、传受模式和媒介形式方面凸显民主、多元理念,而传播功效则侧重于国情、民情和人性,强调国家富强和精神文明。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是特殊历史时期的新闻生产,它开启了中共典型报道恢弘灿烂的生产历史。虽然它也存在着一些虚浮不实、宣传意识过重等历史缺憾,但是,它在提升无产阶级地位,新闻传播大众化,以及强化宣传、启蒙功能等方面的诸多历史经验,又是非常宝贵的。立足当下,如何顺应时代变化,对应多元文化和新兴媒介的冲击,实现典型报道生产和反馈机制的良性互动,将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要话题。
其他文献
茅盾早在1923年就独具慧眼地指出:“在中国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那么,这形式的先锋性表现在哪里?回答是:表现在叙事艺术上。本文仅就鲁迅小说的叙事结构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提供具体的问题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
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与其骨髓微环境密切相关。脂肪细胞作为微环境中重要组分,参与白血病发生发展,但有关骨髓原位脂肪细胞的作用研究仍存在诸多盲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长,我国城市水污染及生活垃圾的安全处置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找到一种简单、经济的处理方法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介绍了有效微生物的
平面构成是学习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文章着重探讨了平面构成课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使以后的基础教学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平面造型艺术
文章从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社会方面多角度探讨了在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中的几点思考。班级管理是一项涉及到学生方方面面的工作,因而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去解决。一旦做好
7月27~28日,第38届全国医药行业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C)成果发表交流会在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召开。来自江苏、广东、山东等16个省(区、市)的18个医药企业集团、161家医药企业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