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很高。早期食管癌可无症状或仅有胸骨后不适、烧灼感、间歇性吞咽困难、异物感等极轻微症状,多无法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而及时就诊,故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于临床中晚期,临床疗效差,预后差。恶性肿瘤的进展快,预后差,与肿瘤的血液供应密切相关。肿瘤内的血管网络系统主要作用包括两方面,首先保证肿瘤细胞的氧供、营养和代谢产物的排泄以此来促进肿瘤生长;另外其管壁结构不完整,基底膜厚薄不一,这就为肿瘤细胞进入管腔从而发生血道转提供了便利条件。以往人们对肿瘤的血管网络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皮依赖性血管生成上,自Maniotis首次在高侵袭性葡萄膜黑色素瘤中发现网络样血管结构(Vasculogenic mimicry,VM)后,相继在肝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肾透明细胞癌、食管癌等肿瘤均发现有存在VM现象,并证实VM形成与肿瘤转移、侵袭、不良预后明显正相关。VM指的是高侵袭性肿瘤细胞模仿胚胎血管网络模式的能力,其独立于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是由肿瘤细胞参与构成的复杂的网络状血管,血液在管腔内流动,并与宿主血管相通,能为肿瘤生长转移提供良好的血液灌注。已有研究表明缺氧能促进食管癌VM形成,但其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 Bcl-2介导的VE-cad过表达可能促进乳腺癌VM形成。但在食管癌细胞VM的形成中是否以同样的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方法:1.应用Cocl2化学法诱导人食管鳞癌细胞系Ec9706形成缺氧微环境;2.在缺氧微环境中以Bcl-2-siRNA干扰人食管鳞癌细胞系Ec9706;3.利用三维培养体系模拟人体内环境,以此来培养人食管癌细胞Ec9706,并置于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实验组(常氧对照组,缺氧对照组,缺氧空载体组,缺氧实验组)管道结构形成形态及数量;4.采用流式细胞术来检测干扰前后各实验组(常氧对照组,缺氧对照组,缺氧空载体组,缺氧实验组)细胞的增殖情况;5.采用RT-PCR法检测各实验组(常氧对照组,缺氧对照组,缺氧空载体组,缺氧实验组)VM相关分子Bcl-2,VE-cadherin及MMP2的mRNA表达情况;6.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实验组(常氧对照组,缺氧对照组,缺氧空载体组,缺氧实验组)VM相关分子Bcl-2,VE-cadherin及MMP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三维培养体系观察各实验组管状结构形成数量:缺氧对照组比常氧对照组形成更多的网络样管状结构(P<0.000);而在缺氧下进行Bcl-2-siRNA干扰的实验组网络样管腔结构比缺氧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显著减少(P<0.000);而缺氧对照组和空载体组直接没有显著差异(P=0.051);2.流式细胞术检测各实验组细胞凋亡情况:常氧对照组,缺氧对照组,缺氧空载体组,缺氧实验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6.17±0.17、0.6±0.12、1.2±0.12、22.63±0.37,缺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于常氧对照组(P<0.05),缺氧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强于缺氧对照组(P<0.05);3.PCR法检测各实验组VM相关分子mRNA表达情况:缺氧对照组Bcl-2,VE-cadherin的mRNA表达情况均明显高于常氧对照组(P<0.05),缺氧实验组Bcl-2,VE-cadherin,MMP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缺氧对照组和缺氧空载体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4.Western-blot法检测各实验组VM相关分子蛋白表达情况:缺氧对照组Bcl-2,V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情况均明显高于常氧对照组(P<0.05),缺氧实验组Bcl-2,VE-cadherin,MMP2的表达较缺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缺氧对照组和缺氧空载体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缺氧能够诱导食管鳞癌细胞Ec9706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2.在缺氧微环境中进行Bcl-2-siRNA干扰食管鳞癌细胞Ec9706后,VM相关的分子VE-cadherin和MMP2的表达明显受抑,血管生成拟态的生成明显减少。3.Bcl-2依赖的VE-cadherin过表达可能是缺氧诱导食管鳞癌细胞VM形成的重要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