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加快建设以企业为根本、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实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主体,要实现经济的战略转型升级离不开企业的创新,同时企业的创新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制约企业进行创新的因素有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创新的资金和能够进行创新的人才。因此本文基于企业层面的视角,尝试以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角度作为创新要素投入的切入点,研究政府补助对于创新要素投入的激励效应。 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科技创新理论、公共品和外部性理论的基础上,以2010年-2012年上市公司中五大板块的企业为样本数据来源,从现有的指标中选取可计量的研发投入强度指标和人力资本投入强度指标作为创新要素投入的替代指标,以专利为投入效率指标,采用政府对企业的补助金额作为政府补助的指标,并以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企业资产收益率为控制变量,以企业性质指标为虚拟变量。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描述性统计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分析了政府直接补助和间接补助对企业创新要素投入的激励效应,并对滞后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直接补助和政府间接补助都对创新要素投入具有正向激励效应,政府间接补助的激励效应更显著,(2)非国有控股企业在获得政府补助后显示出更大的激励效应,(3)政府补助对于企业创新要素投入效率具有激励效应,(4)政府补助对于企业创新要素投入具有滞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