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经过恢复迅速发展起来,保险所发挥的作用正日益受到关注,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中国保险业的总体水平仍旧偏低,至今还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影响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因素包括制度、经济和历史等方面。其中,税收政策作为经济杠杆,也是影响保险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自1983年以来,我国一直把保险业作为中央财政的主要税收来源之一,在中央财力十分拮据的情况下,对保险业实行高税赋政策,制约了保险业的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现已结束,中国保险业全面开放,原先对外资保险公司的限制也正在一一取消,这对我国民族保险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本文主要从我国保险业营业税、所得税、投资者税收等方面,并通过与国内其他行业、外资保险公司以及国外保险业的比较,来研究我国保险税制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以国有商业保险公司1998-2005年的经营数据为样本(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未提取其他经济形式保险公司的数据),对保险业税收负担对其经营成果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上述结论,目的是希望相关部门重新认识保险的特殊行业性质及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稳定器”作用,调整相关政策,改善税负环境,扶持保险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