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中段科右中旗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兴安岭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带是反映中国东北地区所受构造影响的重要载体,受到大量学者关注并对此进行详细研究。该论文以大兴安岭中部科右中旗地区满克头鄂博组酸性火山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以及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结合前人资料,确定了研究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形成时代,分析了火山岩的岩石成因及其构造背景。研究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为一套酸性火成岩,主要岩性为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流纹质凝灰熔岩夹少量英安质火山熔岩。流纹岩的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62.4±1.5Ma和160.2±1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Lu-Hf同位素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流纹岩锆石176Lu/177Hf加权平均值0.282984±0.000012(n=19),εHf(t)值为正(8.30~12.2),Hf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变化范围在678~427Ma,加权平均年龄为547Ma。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Si O2含量在66.70%~82.28%之间,较富硅;Na2O在0.13%~5.64%之间;K2O含量较高,但变化范围大(1.95%~8.54%),Al2O3变化于9.38%~18.17%之间。大部分样品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少量为钙碱性系列。火山岩中稀土总量在ΣREE=61.9×10–6~664×10–6之间,变化范围较大,具有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03~0.09,平均0.05)。微量元素上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K,亏损Nb、Ti等高场强元素。基性相容组分Cr(2.0×10–6~9.23×10–6)、Co(0.27×10–6~2.70×10–6)、Ni(1.33×10–6~7.24×10–6)含量较低。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具有高硅、富碱、富铝,贫铁、钙、镁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是壳源岩浆的典型特征。正值εHf(t)与TMD2(678Ma~427Ma)表明火山岩岩浆来源于新元古代—显生宙期间从亏损地幔新增生的年轻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火山岩多具有较强的Eu负异常,表明岩浆源区的残留矿物中有角闪石存在或发生过角闪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具有高分异I型火山岩的特征。综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及本文的研究资料,认为研究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是在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造山后岩石圈伸展背景下形成的。
其他文献
探地雷达凭借高效准确、非破坏性探测的优势使它被广泛应用于工程与环境方面的检测,例如,道路的结构与质量检测、环境污染物调查。传统的探地雷达数据速度反演是一种非线性、病态的优化问题,解决这种病态反演问题的方法通常是通过迭代算法不断优化反演模型的正演数据与真实数据之间的目标函数,并且往往需要多偏移距数据。因而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反演的效率和精度偏低,二是依赖于正演算法的准确性。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端到端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陆相断陷盆地深部断陷层的油气潜力愈发引来研究者们的关注。长岭断陷位于松辽盆地中部断陷区南部,面积约1.3×10~4Km~2,包括大安断陷、孤店断陷、黑帝庙断陷及原长岭断陷,根据构造及油气分布将研究区划分为西部边缘油气断陷带、中部油气断陷带及东部近隆油气断陷带3个油气带,共计8个断陷/断凹构造单元。研究区内主要发育中生代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
学位
针对含天然气水合物砂岩建立岩石物理模型,建模过程引入临界水合物饱和度参数描述天然气水合物不同赋存模式,并描述与喷流机制有关的含水合物地层速度频散与衰减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当水合物饱和度低于临界饱和度时,水合物仅存在于孔隙流体混合物中,含水合物砂岩的速度对水合物饱和度的变化不敏感。当水合物饱和度高于临界饱和度时,水合物作为孔隙填充物及固体基质同时存在,含水合物砂岩的速度随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加呈现显著增
大兴安岭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西伯利亚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之间的中亚造山带东段,中生代以来,北部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造山作用和东侧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共同影响了中国东北的构造演化过程。为深入探讨大兴安岭的隆升过程及机制,本文选取大兴安岭北段为研究对象,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结合构造地貌学分析对大兴安岭北段进行研究,分析大兴安岭隆升的期次、时间和强度以及在空间上的差异,揭示大兴安岭的隆升剥露过程。利用Arc G
随着勘探地球物理领域对地下探测工作精度和深度需求的提高,地震勘探正逐渐向多震源联合勘探方向发展。近年来,背景噪声型被动源地震数据以低频信息丰富,可以灵活重构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偏移成像和速度建模方面体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全波形反演是目前地震勘探领域中实施速度建模的先进技术。但在被动源地震数据的应用上仍面临着数据低信噪比以及震源时空信息缺失等限制因素。基于互相关地震干涉法的被动源全波形反演利用互
学位
本文对大兴安岭北段图里河地区上库力组中酸性火山岩进行系统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以及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查明火山岩形成时代,讨论岩石成因、岩浆源区及壳幔相互作用,为深刻理解中国东北地区晚中生代岩石圈伸展与古太平洋板块演化的内在联系提供制约。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岩相学观察显示,图里河地区上库力组火山岩主要由流纹岩、粗面岩和粗面安山岩组成。本文所测试的三件火山岩样品锆石形态呈自形
西江主洼古近纪发育岩浆活动,钻井揭示和地震识别表明主要发育在文昌期和恩平期,且具有文昌期以火山喷发为主,恩平期既有火山喷发又有岩浆侵入的规律,岩浆活动具有文昌期主要在盆地东部,恩平期在盆地西部活动的早晚迁移特征,对火山岩样品的地球化学分类表明文昌期与恩平期岩浆来源不同。在珠海期后西江主洼无岩浆活动,西江主洼岩浆活动集中发育在古近纪文昌-恩平期,与盆地早期发育时的被动大陆近端陆缘背景有关,岩浆活动对
中国东北大兴安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呈西高东低,位于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结合部位,整体构造线方向以北东、北北东向为主,与两侧的海拉尔-二连盆地、松辽盆地形成典型的盆山地貌。该区域自晚中生代以来经历了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域俯冲闭合和古太平洋构造域多阶段持续作用的叠加影响,构造活跃且地质体隆升剥蚀作用强烈,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利用低温热年代学手段揭示陆内构造活动的理想区域。目前,大兴安岭地区已经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