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训练对少儿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1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平衡能力是少年儿童最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体育舞蹈作为一种体育运动项目与平衡能力息息相关,研究体育舞蹈对少年儿童平衡能力影响的可能机制,不仅丰富了体育舞蹈理论知识,同时也为改善少年儿童平衡能力提供科学指导。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实验法,选取回龙观中心小学46名9-10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与兴趣原则将其分为体育舞蹈组(6名男生、17名女生)和体育活动组(8名男生、15名女生)。实验前两组平衡能力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体育舞蹈组与体育活动组分别进行体育舞蹈训练和体育活动锻炼,时间为6个月,每周两次,每次大课时间为90分钟。实验前后使用HUR Labs I Balance静态平衡仪对受试者进行睁眼与闭眼状态下单、双脚的静态平衡测试,测试指标包括:包络面积(EA)、重心动摇总轨迹长(TTW)。使用Balance-check动态平衡仪对受试者进行动态平衡能力测试,测试指标包括:得分、最大角速度、等级。  研究结果:1.静态平衡研究结果:(1)体育舞蹈组在双足睁眼、闭眼站立时,实验后的TTW与EA值明显低于实验前(P<0.05)。在单足睁眼、闭眼站立时,实验后的TTW与EA值不仅明显的小于实验前(P<0.01),还明显低于与其对照的体育活动组(P<0.05)。2.动态平衡研究结果:实验后体育舞蹈组的动态得分与测试等级不仅优于实验前(P<0.01),还优于与其对照的体育活动组(P<0.05)。最大角速度不仅小于实验前,还明显低于体育活动组(P<0.01)。3闭眼单脚站立时间研究结果:体育舞蹈组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在实验前后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体育活动组则在实验前后呈显著性差异(P<0.05)。4.体成分研究结果:体育舞蹈组左右下肢肌肉量在实验前后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体育活动组则在实验前后呈显著性差异(P<0.05)。  研究结论:(1)体育舞蹈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少儿双脚与单脚站立时静态平衡能力,尤其是单脚站立时静态平衡能力。(2)体育舞蹈训练对少儿动态平衡能力提高有很好促进作用。(3)体育舞蹈训练与体育锻炼都可以显著的提高少儿闭眼单脚站立时平衡能力,但体育舞蹈训练比体育锻炼作用更明显。(4)体育舞蹈训练与体育锻炼都可以显著的提高少儿的左右下肢肌肉量,但体育舞蹈训练比体育锻炼作用更明显。
其他文献
天津武术队对练项目在全国武术比赛屡屡获得优异成绩,以其成功案例,探索武术对练项目运动训练规律,归纳总结其成功因素。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天津
依次动作是团体操表演的典型动作之一,在团体操中起着烘托气氛、渲染主题等作用,增加了团体操表演的观赏性。其变化形式多样,表演效果或气势磅礴,或清丽婉约,能够成为团体操表演中
本文以我国女子1500米跑运动员刘芳2014年仁川亚运会赛前训练安排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备战期间的训练内容、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
学位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于髌股疼痛综合征的太极拳运动员下肢生物力学特点进行研究,以太极拳上步动作的步态分析和等速肌力测试为突破口,找出疼痛与肌力、关节活动度以及太极
足球是以下肢为主的非周期性运动项目,一些主要动作技能的完成倾向于使用单侧腿支撑的不对称运动模式。近年来,国内外运动医学界对下肢运动能力的不平衡发展做了很多研究,在
本文运用教学实验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以体验式教学法在湖南师范大学跆拳道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实验,对体验
自2001年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武术已作为我国中小学校体育课程中的必修内容之一,这是对武术运动教育价值的认可。本研究通过对建国以来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的历史沿革进行探讨,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