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督下债转股监管的演化博弈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xing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新一轮市场化债转股已于2016年10月启动,作为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主要途径之一,具有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然而,在本轮债转股中,“明股实债”因能满足银行和企业的共同利益诉求而普遍存在,但这种投资方式并不能真正降低企业的杠杆率且其背后蕴藏着巨大的系统风险。因此,如何促使银行和企业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实施真正的债转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现实中银行和企业的行为既受到政府的监管又受到市场各机构的监督,本文基于市场监督研究二者所组成的利益共同体与政府之间的监管博弈。  本文首先基于假设构建了基本模型,然后分别在固定监管措施和动态监管措施下建立了银企与政府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当其中一方作为完全理性局中人采取的策略不变时另一方有限理性局中人策略的演化稳定性,以及双方均为有限理性局中人的复杂情形下策略同时演化时均衡点的稳定性,并对影响博弈结果的因素作了讨论。  本文的研究表明:(1)仅单方策略进行演化时,相比于动态监管措施,政府采取固定监管措施更有利于其通过加强监管来促使银企实施真正的债转股,而银企在两种监管措施下都可以通过积极实施真正的债转股使政府演化至不监管;(2)当双方策略同时进行演化时,最终的演化结果取决于市场监督力量的大小及其对银企声誉的影响,若影响较大则市场监督力量可以对政府监管起到补充和替代作用,若政府采取动态监管措施或宽松的固定监管措施,则演化结果还取决于双方的初始策略。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政府应对“明股实债”现象采取足够严格的监管措施以确保政府对银企监管的力度,否则政府监管就失去了规范银企行为的意义。而且,政府应对市场监督持鼓励态度,并与之协同作用规范银企的行为,但当市场监督力量很大时,政府应从较低的初始监管水平开始演化。
其他文献
信用违约互换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管理信用风险的新型金融衍生工具.它能够在保留基础资产所有权的前提下,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分离出来,并转移给愿意承担风
该文依据信用风险的内涵和风险评估的目的,尝试提出信用风险衡量标准应该具备的“四项基本属性”,即“直接性”、“连续性”、“相对性”和“客观性”.以此为基础,提出以信用
该文针对中国的外贸形势,围绕进出口的因子分析系统,应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讨论了目前受到政府和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第一章扼要介绍了总出口的汇率影响模型,双
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客户关系管理作了概述,论述了CRM产生的背景、CRM的概念、CRM应用能为企业带来的价值,并从技术角度将CRM分为操作型、协作型和分析型三种类型,指出其主
期刊
本文利用CIM理论,借鉴其他行业应用CIMS工程的成功经验,提出了CIMS在建筑业的应用模式-计算机集成建造系统,并对其具体实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首先全面深入地分析了计算
近年来,通讯信息诈骗日益猖獗,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公安机关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8.3万起;2017年第一季度全国专线诈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贸易、跨境投资和人口流动快速增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不断提升,如果把这个过程理解为全球化,则可以发现,冷战结束以后至2008年,全球化进程在快速推进。在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供应链系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产品类型单一、长度从面向顾客销售到原材料采购(即“供应商—制造商—配送中心”)、库存为联合库存的供应链进行了研究,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