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发酵、酶解条件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壳素是自然界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可再利用有机资源,甲壳素脱乙酰后得到壳聚糖,甲壳低聚糖是甲壳素或壳聚糖降解后产生的一类低聚合度、可溶于水的壳寡糖。同甲壳素和壳聚糖相比,甲壳低聚糖具有更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生理特性更加独特和优越,具有保湿、抑菌、抗肿瘤、提高免疫、调节血脂和胆固醇等一系列的生理功能。传统方法制备甲壳低聚糖存在污染大、能耗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缺点,而酶法制备甲壳低聚糖条件温和,过程易于控制,对环境无污染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论文通过从土壤中筛选分离产壳聚糖降解特效酶的菌株,并对该菌株产酶及酶解条件进行了研究,为酶法制备甲壳低聚糖打下基础。   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采用以壳聚糖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平板筛选培养基,从33份土样中分离筛选得到17株产壳聚糖酶的菌株,对其中5株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值较大的菌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1株为细菌,其余4株为放线菌。   2.分别采用细菌和放线菌较合适的培养基,对初筛选出的5株菌斜面保藏和摇瓶复筛,采用DNS法测定酶活,得到1株产壳聚糖酶能力较强的菌株CJ-1,酶活可达2.28U/ml。该菌株菌落湿润,表面有光泽,似蜡烛样白色。通过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确定该菌属于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3.实验表明,CJ-1菌株所产的壳聚糖酶为诱导酶,其最适发酵培养基为以1%壳聚糖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碳源氮源比例为8:1。作为碳源的壳聚糖脱乙酰度越高,对发酵产酶越有利,当脱乙酰度高于90%时,酶活则变化不大。添加表面活性剂可显著提高酶活,最适的表面活性剂为吐温60,最适添加量为0.04%。通过响应面曲线优化后的最佳发酵产酶工艺条件为温度38℃,pH6.5,发酵时间28h,装液量36ml,在此条件下,发酵液的酶活力为3.18U/ml。   4.研究表明,该酶对温度不太稳定,当温度达到70℃时,酶活力损失达90%。pH对酶活稳定性影响不大,在pH4.5-7.5范围内均比较稳定。最适酶解底物为脱乙酰度为90%的壳聚糖。进一步通过实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49℃,pH5.8,壳聚糖浓度1.8%。   5.采用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产物进行分析表明,壳聚糖最终被降解为二糖,三糖,四糖和五糖,水解产物中没有单糖和六糖存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与分析 MRI与 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选择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来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120 例,入院后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 CT诊
目的 对比分析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在直肠癌治疗中所发挥的效果,并分析治疗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7 年 9 月~2019 年 3 月诊治的直肠癌患者 90 例作为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 2 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运用高压氧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72 例老年 2 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为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时行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及时发现存在的营养缺陷.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糖尿病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研究分析临床资料.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糖尿病
目的 分析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 型糖尿病检测中的意义,以期为糖尿病检验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 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30
诱导抗病性的应用是以生物技术控制采后病害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论文以聚合度为4-11的寡糖素为诱导子,以枣果和油桃果实为材料,采用离体和活体相结合的方式,对果实采后的诱
目的 探究超声诊断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 现将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8 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 88 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
目的 分析彩超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 2018 年 1 月—2019 年 1 月于我院就诊的 34 例乳腺肿块患者,其中乳腺良性肿块患者 21 例、恶性肿瘤 13 例,收集整理
目的 院外医疗干预对门诊膝关节疼痛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 年 12 月-2019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疼痛患者 10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