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氟离子吸附剂的除氟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4次 | 上传用户:xrzs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维持骨骼和牙齿发育及健康需要适量的氟,但长期饮用高氟水(超过国家标准的饮用水)会导致氟斑牙和氟骨症,严重者甚至会导致骨骼变形、疼痛、关节僵硬、筋键钙化、行走困难、甚至于瘫痪。世界上有29个国家不同程度的遭受饮用水含氟超标的困扰,尤其是我国,目前饮用高氟水的人口超过2.6亿。因此,开展饮用水除氟研究,寻求高效而经济的除氟方法,切实解决饮用水除氟问题,势在必行。当今,饮用水除氟的主要方法有吸附法、反渗透法、絮凝沉淀法和电渗析法等。吸附法是一种重要的物理化学方法,因操作简单、效率高,尤其是可去除低浓度污染物质,在高氟水处理中获得了较多应用。吸附法成功应用的关键是选择适宜的吸附剂,开发新型、廉价、高效的吸附材料以降低高氟水处理成本是很多专业人士的研究重心。本论文采用氢氧化锆与活性二氧化钛对高氟饮用水进行了除氟研究。实验采用静态吸附法对氢氧化锆与活性二氧化钛的除氟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吸附剂用量和高氟水初始浓度对吸附剂除氟效果的影响,获得两种除氟剂最适宜的除氟条件。静态实验结果表明:两种除氟剂吸附容量随着平衡氟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氢氧化锆除氟受溶液pH值影响很大,pH值为2.5~5.0吸附量达到最大值,当pH从6~8逐渐增大时,吸附量下降很快,pH>8时,吸附几乎很难进行,说明该吸附剂适合处理偏酸性高氟水;在15min内,吸附量增加很快,并且基本达到最大值,说明该吸附剂对氟的亲合力大,吸附速度快,吸附时间短;使用0.020g氢氧化锆处理50 mL含氟水,当初始浓度等于10g/mL时,平衡液浓度小于1.0mg/L,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其饱和吸附容量达到195.87mg/g。活性二氧化钛不论吸附容量还是吸附速度都不受pH值的影响,在15min之内,吸附容量快速增加,并且基本达到最大值,使用0.10g活性二氧化钛处理50mL含氟水,当初始浓度等于10g/mL时,平衡液浓度小于1.0mg/L,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其饱和吸附容量达到25.9mg/g。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氢氧化锆的除氟机理主要是因为吸附剂表面的羟基和溶液中的氟离子进行离子交换。活性二氧化钛除氟机理比较复杂,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两种除氟剂对氟的吸附平衡用Langmuir等温式拟合较好。结果表明:随着氟离子平衡浓度的增加,吸附容量快速上升,在平衡浓度很低时就达到了较高的吸附量,表明该吸附剂对氟离子有很强的亲和力,吸附极易进行,这是吸附除氟的一个显著特征。氢氧化锆和活性二氧化钛两种除氟剂都能有效去除高氟饮用水中的氟,不仅药剂投放量少,吸附量大,操作简单,除氟耗时短效果好,而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是简单实用,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高效吸附剂。
其他文献
目前国际上公共管理研究已进入多元方法论阶段,但是中国大陆关于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探讨却存在以下问题: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单一,无法回应公共管理实践领域的多样性;程序性方法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全民科学素养提高的需要,更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在中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意象的生成特征、构成要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个非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不同种类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并行建设和运营,将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形成部分超长线路,把城市中心与卫星城镇紧密地连接起来。这样的超长城市轨
<正>作文的评价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习作指导的继续与深化。如何评价作文,将直接影响学生习作的兴趣。观摩一些特级教师的精彩课堂,收获
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是大气污染监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并且一直是国内外专家所关注的问题。由于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能穿过咽喉部进入下呼吸道而产生对人体健康更大的危害,
C语言中的指针机制使程序员可以直接访问内存地址,具有很高的灵活性。但是由于指针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动态内存错误也有很多,空指针解引用就是其中的一类。这些错误的存在导致
碳酸二甲酯(dimethyl carbonate,DMC)分子结构独特(CH3O - CO—OCH3),含有CH3-、CH3O-、-CO-、CH3-CO-等官能团,具有十分活泼的化学特性,是重要的甲基化和羰基化试剂。可替代光气
近年来,随着宽带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语音通信的带宽占用在有线通信领域似乎已不再成为问题了,但是在无线通信领域,带宽始终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尤其在军用和保密通信中,语音编
刑事庭审在司法行为链中担负着"定纷止争"的功能,而刑事被告人在庭审中的话语权大小实质上是其各项权利是否落实的显示器,直接影响着刑事审判的公正性。虽然修改后的刑事诉讼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通过《浮现》,展现了一个自然和女性备受压迫的后现代世界,其中包含了大量二元对立隐喻,但其意图又不仅仅是展示这些二元对立,而是旨在揭示其中蕴藏的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