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突出的战略地位。在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目前仍然面临着工业化滞后及产业发展层次低等问题。工业化进程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而准确预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工业化进程,研究经济区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促进和引导经济区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根据国内外工业化进程的理论,选择能够衡量工业化进程的人均 GDP、三次产业结构、城市化率以及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例这四个指标进行分析。由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数据较少,直接拟合北部湾数据会有较大的误差,因此本文收集整理了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11个发达省市的相关数据,利用Eviews软件进行面板数据分析,拟合出合适的计量经济模型,最后带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最近几年的指标数据对东部经济模型进行调整,得出适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相关指标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预测出了相关指标在2010—2030年的指标值。最后根据陈佳贵等人的研究成果,计算出工业化进程综合指数 K,据此预测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个工业化阶段的年份区间:2013年之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2014—2023年之间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2024年后会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到2035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能够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本文对所收集整理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国外产业发展理论在中国各省区同样是适用的。本文认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其他发达地区一样,在工业化初期到中期阶段,重化工业在经济中应占主导地位;在工业化后期,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区的主导产业及支柱产业;到了后工业化阶段,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成为该经济区的主导产业;县域产业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受到中心城市极化和涓流两种效应的影响,但在相应的工业化阶段合理发展县域产业对经济区内各城市间产业的优化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