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 CI),又称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等。高脂血症(HLP)是由于人体脂肪代谢失调,导致体内血液中脂质成分异常增高的常见疾患,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血脂异常有密切关系,改善血脂对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针刺能降低血清中TC、TG和LDL,同时能使血清HDL-C升高,在改善高脂血症方面,有良好的疗效。醒脑开窍针刺法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独特的针法,临床中发现,应用该针法在治疗脑血管疾病取得显著疗效的同时,改善了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本课题在参照大量临床研究基础上,以脑梗塞伴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血脂及脑梗塞治疗前后疗效诊断标准,通过检测对比脑梗塞伴高脂血症息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以期观察本方法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本方法的可能作用机理,为治脑梗塞伴高脂血症提供可靠的临床指导原则和应用依据。方法:本研究观察的60例脑梗塞伴高脂血症患者均来自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收治的住院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二组:即醒脑开窍组(治疗组)、常规针刺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疗程4周。观察患者台疗后尼莫地平疗效、中医症状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每组患者血清TC、TG、,DL-C、HDL-C的含量水平,对患者进行客观分析。结果:1尼莫地平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临床痊愈8例,显效10例,(?)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30例,临床痊愈3例,显(?)8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改善脑梗塞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高脂血症症状疗效比较:2.1中医症状总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显效8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30例,显效4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经秩和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故治疗组在中医症状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2.2中医症状单项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治疗组对肢体麻木刺痛、头昏头晕、胸胁胀闷、纳呆、困倦乏力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肢冷畏寒的改善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血脂疗效比较:3.1血脂综合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30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73.3%,对照组30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66.6%,经秩和检验,两组患者改善血脂指标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2血清TC含量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胆固醇数值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降脂幅度分别为9.57%、12.08%,两组间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3血清TG含量的比较:治疗组血清TG含量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其降脂幅度为13.74%;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清TG含量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降脂幅度为11.09%,两组间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4血清LDL-C含量比较:治疗组血清LDL-C含量与治疗前相比下降,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其降脂幅度为9.25%;对照组血清LDL-C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则显著下降(P<0.01),其降脂幅度为12.96%,两组间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5血清HDL-C含量比较:血清HDL-C含量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HDL-C含量均有所升高,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治疗组)和普通针刺疗法(对照组)治疗脑梗塞伴高脂血症患者具有较为肯定的疗效,在降血脂方面,两组均能降低血脂,作用无显著性差异,其中,治疗组降低血清TC、TG含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降低LDL-C含量明显优于治疗组;治疗组在改善脑梗塞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中医症状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本课题研究表明,醒脑开窍发在治疗脑梗塞伴高脂血症患者更有优势,更加突出了针灸特色,操作安全,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