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型人工小微湿地与周边居民行为互动研究

来源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enzhi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社区人口密度高,使用者对于生活、工作、居住之所有一定要求,也愈加青睐于环境优美、宁静祥和的社区。与此同时,上海本身的地理条件就是河网密布,部分社区可以依靠自然河流和人工干预的方法形成面积较小的人工湿地。现在国内外湿地研究多以自然保护区、大型人工湿地公园为主,较少关注这种社区型人工小微湿地,而此类湿地正在逐步影响着周边的生态环境及其使用者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故而选择此领域作为研究方向。本文以上海康健园人工小微湿地为例,运用使用后评价理论(POE)、“扬·盖尔”理论以及心理物理学理论中的美景度评价法(SBE)和环境心理学理论,分析湿地与使用者的活动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结合研究区域的调研发现:以周边居民为主的使用者注重湿地水体的功能、喜欢多样性强的植物配置和造景手法;而专业学生和园林专家则是注重湿地植物的配置、生态材料与技术的运用等方面。综合两类人群的测评数据,在湿地植物多样性和景观营造方面,设计营造软质型人工小微湿地具有明显优势,而硬质驳岸的设计手法和营造策略则不被看好。而能更多地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不同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和情感倾向,建立能够与湿地共生的良好湿地互动行为模式的设计方法,则更能为人工小微湿地的设计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其他文献
毽球是一项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与参与意识的民族传统运动项目,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毽球运动项目作为一项有特色的运动项目,已经在淮南市中学得到了蓬勃、有效的
自2016年广东省委《关于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的实施意见》颁发以来,广东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显著成效,其中政策性农业保险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投入和产出视
红外导引头的伺服控制系统,对提高导引头的跟踪速度和精度非常重要,目前各国都努力研究该方向。在本文中,结合具体的研究对象,设计了一套基于FPGA与ARM的数字计算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