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成本实质是机会成本,是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该理念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广泛,如用以进行合理的投资融资决策、评估项目投资的可行性、评价企业业绩等,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降低资本成本一直是学者研究和探索的主题之一。Modigliani和Miller(1958)最早研究了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认为股权资本成本总是和负债率保持同水平涨落。其后国内外诸多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即随着负债率增加,企业财务风险变大,股权资本成本增大。Botosan (1997)率先用经验数据研究了信息披露对资本成本的影响,并提供了直接证据,证明年报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增加,股权资本成本下降。其后更多的研究支持该结论,其原因为良好的信息披露有助于降低投资者对收益预测的不确定性,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增加股票流动性,从而降低投资者要求报酬率。而资本结构与信息披露之间具有一定联系。据非对称理论和信号传递模型理论,资本结构和信息披露作为管理者输出的信号之一,是公司与外部博弈的结果。企业负债率越高,其管理层会倾向于采用更多或者更少的信息披露政策,补充调整资本结构信号传递效应,诱导投资者对公司价值做出正面评价。相关结论也得到了相关实证研究的支持。国外学者有文献指出资本结构、信息披露共同影响资本成本。那么在影响股权资本成本上,信息披露和资本结构表现出什么样的关系?信息披露对资本结构与股权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具有什么样的影响?公司管理层应该如何联合运用资本结构和信息披露,向投资者传达正面信息,从而最小化股权资本成本,最大化企业价值。本文根据已有理论,提出三个假设,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经验数据,试图分析和验证以下问题:(1)资产负债率是否与股权资本成本正相关;(2)信息披露的加强是否对股权资本成本的降低具有积极作用;(3)在考虑资本结构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方面,本文引入资本结构与信息披露质量的交乘项这个影响因子,分析信息披露对资本结构与股权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的影响。本文得到以下三个结论:(1)公司负债比例与股权资本成本正相关,随着公司负债比例增加,投资者要求投资回报增大,同时本文还发现,当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时,股权资本成本会随着负债的使用程度增大而上升;而当资产负债率相对低时,资产负债率增加并不会显著增加股权资本成本;(2)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相对较低,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对股权资本成本的降低具有积极作用;(3)在信息披露对资本结构与股权资本成本之间关系的影响方面,信息披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负债带来的风险,缓解负债对股权资本成本的负面影响,对于信息披露水平高的公司,随着负债率的增加,其股权资本成本增加的幅度要小于信息披水平低的公司。而且当负债率相对较高时,信息披露对资本结构与股权资本成本之间关系的减量影响是显著的,随着负债率增加,信息披露能减弱股权资本成本的上升;而当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时,这种缓解作用并不明显。具体而言论文包括五部分:第一章,导论。该部分首先从已有文献现状入手,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特殊背景,总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然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讨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最后阐述并用图示描述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思路。第二章,文献综述。本部分概括和梳理了资本结构、信息披露与股权资本成本相关文献综述。按逻辑思维主线来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资本结构与股权资本成本方面文献综述、信息披露与股权资本成本方面相关文献综述、资本结构与信息披露方面文献综述以及资本结构和信息披露与股权资本成本成本方面的文献综述。第三章,基本理论。本部分主要包括资本结构相关基本理论和信息披露相关基本理论,为之后研究假设的理论分析和提出奠定基础。第四章,研究假设。本部分主要基于前述的文献综述和基本理论,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三条研究假设。第五章,实证研究。该部分基于叶康涛和陆正飞(2004)模型,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深交所主板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检验前述部分提出的三条研究假设,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第六章,研究结论和建议。该部分包括得出结论,提出建议以及简单阐述文章局限和进一步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对资本结构、信息披露与股权资本成本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与梳理,理清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证发现在一定范围内,资产负债率越低,信息披露越好,股权资本成本越低;对于披露程度高的企业,随着负债率的增加,股权资本上升的程度小于披露程度低的企业,良好的信息披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负债率增加给投资者带来的不确定性,缓解负债对股权资本成本的负面影响,丰富了现有文献。研究结论对公司管理和证券监管工作的进行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决策依据。由于本人初涉学术,水平有限,数据收集整理存在缺憾及所能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限制,本文存在如下不足:首先,对于信息披露、资本结构与股权资本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只涉及信息披露与资本结构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单向影响;其次,研究样本局限于制造业、研究角度单一、变量衡量方式单一等。这也笔者未来研究方向。种种不足望老师、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