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东部山区主要树种水分生理特性及耐旱性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ang_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日益严重的暖干化可能导致不同气候区树木大面积死亡。耐旱性对于树木存亡起到一定指示作用,树木耐旱性评价显得极为迫切。白桦(Betula platyphylla).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春榆(Ulmus japonica)、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和红松(Pinus koraiensis)作为东北东部山区分布较广的树种,对东北东部地区生态经济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上述树种为研究对象,在野外条件下,通过测定树种在生长初期、中期、末期水分参数及指标,试图探索树种水分生理的差异,并对8个树种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生长季不同时期,无论是反映细胞水平的PV曲线水分参数还是体现枝叶水平的失水率、小枝水势、蒸腾速率,不同树种表现出不同的特性,说明生长季不同时期树种有其各自水分适应策略,对水分利用具有多样性。生长初期、中期、末期Ψtlp变化范围分别为:-2.15MPa~-1.48 MPa、-1.97 MPa~-1.24 MPa、-2.10 MPa~-1.70 MPa,生长初期、中期、末期εmax变化范围分别为:4.09 MPa~9.56 MPa.4.70 MPa~16.67 MPa、 4.82 MPa-16.14 MPa,表明树种在各个时期均具有一定的渗透调节和弹性调节能力,两者共同作用保持膨压。对东北东部山区主要树种在生长初期、中期、末期的水分参数的季节变化研究得出,树种水分参数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且与树木生长发育的物候节律有关。在生长初期、中期、末期三个时期采用不同评价标准分别对东北东部山区主要树种耐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树种为适应环境,在不同生长时期,树种耐旱性不同。树种耐旱性有一定季节变化,总体上来说,红松、兴安落叶松、蒙古栎、黄菠萝耐旱性较强,白桦、胡桃楸居中,春榆、水曲柳耐旱性相对较弱。对整个生长季耐旱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树种耐旱性由强到弱顺序为:红松>兴安落叶松>黄菠萝>蒙古栎>胡桃楸>白桦>春榆>水曲柳,结果比较符合东北东部山区树种天然分布生态特征。
其他文献
半夏Pinellia ternata Berit.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以块茎入药,是传统的中药材。半夏因病毒而引起的品种退化常导致种源不足、产量与品质严重下降,这已成为半夏生产上的主要障碍之一,通过茎尖分生组织脱除病毒培养的半夏苗和试管块茎等生物技术手段是生产上提供人工种子和提高产量品质的重要解决途径。本文主要通过不同植物生长物质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通过对半夏悬浮细胞同步化的研究为人工
本课题是某钢铁集团生物强化法处理焦化废水研究项目的第一阶段工作.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采集、分离、筛选高效功能菌,进行一些有效的组合,并对其应用进行探索,实现高效功能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