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传感器人体运动估计和重建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752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机械系统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用可穿戴微型传感器进行人体运动捕捉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微型传感器运动捕捉凭借其经济、体积小、能耗低等诸多优点,在医疗康复、动画制作、体育训练、交互游戏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现阶段微型传感器人体运动捕捉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1)由于人体结构的复杂性和运动捕捉系统的实时性,如何有效地在三维虚拟空间中建立既能够反映人体生理特性又能够实时逼真重建人体运动的人体模型。(2)如何有效处理微型传感器的测量噪声和人体运动加速度的干扰,避免人体运动重建的失真问题。(3)全身人体运动重建要求使用多个(15-17个)微型传感器对人体主要肢体段进行直接测量,传感器数量的减少会导致相应肢体段的运动无法重建。  针对以上问题,论文在现有微型传感器人体运动估计和重建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基于微型传感器的人体运动估计和重建问题,探索利用少量微型传感器进行全身人体运动重建的方法。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包括:  建立了一种符合人体生理学特征的三维人体骨骼模型,并实时重建了人体运动。根据微型传感器运动捕捉系统需求和人体解剖学原理,对人体复杂骨骼结构进行简化和抽象,并引入自由度限制和生理极限对关节进行运动约束;再根据人体测量学特征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定制,建立了一个符合人体生理特性的三维人体骨骼模型。将人体建模为骨骼模型一方面能够形象地刻画人体运动过程中骨骼的运动,避免了皮肤层和肌肉层带来的干扰;另一方面人体每段骨骼为刚体,避免了求解皮肤变形的计算量。结合微型传感器运动捕捉数据,提出了一个基于四元数的正向运动学三维人体运动控制方法,完成人体运动数据的实时更新,驱动人体骨骼模型模拟人体动作,实现了实时三维人体运动重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三维人体骨骼模型和模型控制方法能够实时逼真地重建真实人体运动,从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人体建模方案的有效性、合理性、实时性和可控性。  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基于人体模型的多传感器运动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Unscented卡尔曼滤波器融合相邻肢体段两个传感器数据和人体模型信息,对肢体的姿态、运动加速度和相对位置进行估计。其中,人体模型定义了相邻传感器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和运动耦合。在三维空间中利用人体模型信息对肢体运动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分离,补偿了肢体运动加速度分量对重力加速度分量的干扰,提高了姿态估计的稳定性。利用人体模型中相邻肢体间的运动耦合关系,对相对位置估计中的漂移误差进行补偿,提高了位置估计的准确性。仿真实验和微型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人体模型信息作为微型传感器信息融合的额外信息源,能够提高人体运动估计的精度,与已有算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在多种运动类型中估计误差最小,姿态估计误差为3.18°±2.16°,运动加速度估计误差为2.14±1.53m/s2,位置估计误差为6.82±2.40cm。  提出了一种基于少量微型传感器的人体运动重建方法,并展示了仅使用三个微型传感器结合人体运动数据库实现人体全身运动重建的可行性。微型传感器分别固定于左右手腕和腰部(L3脊椎骨处),方法首先对人体运动数据库进行预处理,根据运动数据库中的运动数据对三个加速度计的观测值和脚着地状态进行模拟,使得加速度计和脚着地状态的模拟结果与真实值具有可比性。通过建立Kd树的方式对运动数据库进行索引,以便于快速查找。在运动重建阶段,使用腰部的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数据对人体双脚着地状态进行检测,再根据加速度值和脚着地状态在Kd树中进行匹配查找,得到I个相似候选动作,然后根据候选动作建立局部统计学模型,利用最优化方法求解最相似动作,实现运动重建。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使用四个微型传感器进行运动重建的方法相比,本章所提出的方法不仅达到了同样的运动重建精度,而且在大部分运动类型中,本文的方法取得了更好的运动重建结果。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MCRNLM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MCRNLMP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探
近年来,二维码作为一种存储与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当中。与此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及3G/4G网络的快速普及,二维码与手机结合使用越来越多,进一步拓展和提升了二维码
信道估计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就是对移动信道的统计参数进行估计,得到信道对通信信号恶化的信息,从而在接收端减轻这种恶化,降低误码率。在此过程中将信道作为一个系统,并考
电子侦察系统所面临的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如何对能量更加密集、形式更加多样的雷达信号实现宽空域覆盖、高增益侦收是电子侦察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将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应用到宽
  与短时傅立叶变换不同,小波变换引入了尺度的概念。在分析信号的高频细节时使用压缩的小波,而在分析低频的变化时使用扩大的小波。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时频分辨率,特别适合分析
信号频率、信号到达角以及其他参量是空间传播电磁波的重要特征,是认识空间电磁波中所携带信号的重要参量,因此,利用阵列天线对包括频率、波达角等参数的联合估计成为电子战中更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ICT)的飞速发展,用户对于高数据率、低干扰等通信环境的需求愈加迫切。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
图像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图像数据占据了媒体数据中的大部分,大量的图像信息在有限信道中传输时会产生部分数据的丢失或者失真,如何在易
摘要:翻转课堂是对课内和课外时间的再次规划,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设计在中职院校的教学中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也成为当前中职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文章主要探究中职德育教育课程改革设计的具体实现过程,以期能够为中职德育课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职德育;翻转课堂;课程设计  一、德育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德育
混合专家系统的原始模型及其推广形式,层次混合专家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以解释数据的非线性及其他一些复杂特性,例如用于人脸识别、时间序列预测。 一般地,混合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