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决定金融,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及其变化决定了对金融业的需求及其功能变化。目前非国有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活跃的部分,但与此不相对称的是,非国有经济部门得不到与其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金融服务,这说明我国金融资源宏观配置已经严重错位。 从理论分析当银行与企业之间特性是对称互惠型时,储蓄-投资转换效率最高,且最稳定,而“大银行-大企业”与“小银行-小企业”就是对称互惠型的代表。但我国现有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小商业银行经营情况艰难,急需进行一次制度安排的合理改造。 本文尝试从案例——岭南商行经营失败成因的分析出发,得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目前存在的种种风险,其根源在于制度安排不合理。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应该对其进行有效改造。在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中小商业银行的制度安排进行比较分析后,探讨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的初步模型,并结合岭南商行的实际,提出若干改造建议,其基本的观点如下: 1、清产合资,弥补损失。 2、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实现产权民营化、多元化。 3、构建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机构 4、强化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5、完善银行的经营管理,加强监督。 6、完善外部监管制度,形成高效率全方位的监管合力。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如何建立有利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成长的制度环境提出一个比较全面的实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