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表征及应用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eden_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逐步走向精细化、是对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大量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结构的剖析以及对课堂教学的系统观察不难发现,很多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程度较高的高效教学行为都以提出问题为开端,因此研究提问行为的有效性是研究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基础和关键。然而,当前对于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表面化、主观化,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本研究将深入课堂教学结构内部,探求提问行为的有效性的表征方法,开发切实可行的评价工具,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初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评价指标的确定。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课堂观察、教学论专家及一线教学专家访谈等手段,提取影响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因素,转化成评价指标并初制评价量表。二、初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定性表征。选取足够的具有代表性的各种样本,对所选课例进行打分,并利用SPSS22.0软件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信度效度,在优化初制量表的基础上构建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评价量表。三、初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定量表征。在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定性表征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得出线性回归方程:IBCQ(课堂提问)=0.389Q1(问题设计)+0.146Q2(问题表达)+0.153Q3(学生参与)+0.323Q4(问题提示)-0.082,构建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定量表征模型。四、初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水平表征。通过SPSS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划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水平等级,在定性表征和定量表征的基础上,构建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水平表征模型。五、初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比较研究。利用以上评价工具对比不同授课形式、不同教师成熟程度、不同教学内容的课例,评价分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情况,从中发现新手型教师与熟手型教师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六、初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改进研究。选取一线新手教师为研究对象,应用上述研究成果进行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指导和干预,通过行动研究提高新手教师初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实施质量,并在此过程中验证工具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为研究天然染料染色时金属离子的媒染机制,用钛、铁、铝、锌4种金属离子对棉织物进行前媒染,然后用天然染料——胭脂虫酸染色。研究结果表明:与无媒染染色织物相比,所用媒染
乡风民俗是民间的民风和风俗习惯。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现象。鲁迅回忆散文集《朝花夕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学生排球体能训练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用以了解现阶段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供科学的训练途径和方法,为目
《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 ,适应了企业改革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但是 ,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弱化仍是目前会计工作的一大顽
目的评价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4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喹硫平,71例)和对照组(帕罗西汀组,6
1,5-苯并二氮杂?化合物因其药用价值而备受关注,此类化合物具有止痛,抗抑郁,安眠,抗惊厥作用等,因此有大量工作者在对其进行研究。文献报道的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多为多步反
酸式还原酮双加氧酶(Acireductone Dioxygenase简称ARD)有含Fe(Ⅱ)和Ni(Ⅱ)两种酶,它们活化利用分子氧选择性地氧化断裂完全相同的底物酸式还原酮的C-C键得到不同的产物,人们
吡咯和硝酮是非常重要的两类含氮杂环化合物,其广泛地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以及功能材料中。众所周知,氟是已知的电负性最高的元素,在有机分子中选择性引入一个氟原子或者含
稀土配合物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材料学及医学中,因此对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机理仍是科学中的未知领域。本课题测定的大量实验数据可供总结更多
流动注射分析(flowinjectionanalysis,FIA)是一门较年轻的分析技术,具有仪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易于自动连续分析及速度快、精度高、消耗低、适应性较广等优点,它可与多种分析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