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文化交流与传播是一种伴随着人类成长的历史文化现象,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民族旅游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在改变传统文化边界、拓展文化空间的过程中,推进着跨文化交流与传播,持续地进行着文化的涵化与整合。通过旅游,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和人们在旅游的场域中相遇、碰撞、交流,产生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和吸纳,进而产生文化涵化、文化整合与文化融合,实现跨文化交流的效果。研究民族旅游场域中的中外跨文化交流,分析交流双方即旅游东道主与游客的存在形态、旅游动机、交流形式、交流途径、交流影响等核心问题,对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开发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本研究选取以开展民族旅游和涉外旅游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云南丽江为个案,对民族旅游场域中中外跨文化交流的内涵及其影响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探讨中外跨文化交流影响下的族群关系、社会结构、民族文化变迁等问题,分析这一特殊族群交流行为的规律性,预测中外跨文化交流对民族旅游、民族文化和民族地区发展趋势的影响。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东道主的旅游准备(包括规划、开发等);外国游客的旅游动机、游客类型、旅游印象、旅游体验;东道主与外国游客的交流互动;跨文化交流对东道主社会文化和民族关系、旅游发展的影响等。 研究发现,作为东道主的丽江,在开拓国际游客市场方面,做了许多有成效的工作,带来了外国游客特别是西方游客的大量到访,造成了丽江旅游中外跨文化交流的普遍存在;外国游客来丽江旅游的动机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他者文化的美好理想和追求,基于对异邦传统文化真实性的体验需要,实际的效果却因人而异,大多数人满意而归,也有不少人有所失落;在丽江旅游场域中的主客互动,基调是意愿美好,主流是友好和谐,合作共融,也会因文化差异和族群偏见,存在一些冲突的插曲,但总体上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相互的了解和理解,并推动跨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旅游场域中的中外跨文化交流对东道主民族地区的族群关系、社会结构的重构、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产生尤为突出的影响;跨文化交流中,随着旅游开发中东道主传统文化的渲染和打造,其族群意识和族群认同会有所加强和强化;外国游客强势文化的冲击和涵化作用,东道主在迎合海外游客需求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势必按照海外游客熟悉的模式也即全球化、现代化的模式去重构其社会、文化管理体系,这将推动东道主地区的旅游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进一步呈现出全球化趋势。 在创新方面,本研究是对民族旅游场域中的中外跨文化交流的一次全面系统的研究,包括东道主的旅游准备和外国游客的旅游动机、游客类型、旅游印象、旅游体验、主客互动,跨文化交流对东道主社会文化和民族关系、旅游发展的影响等,这是到目前为止,民族学、人类学关于该问题最为系统、全面的一次研究;同时,本研究把民族旅游中的中外跨文化交流与中外族群关系、社会结构重构、民族文化涵化结合起来进行多向度的考察,对这四个主题的研究而言,都是一种新的拓展。 最后,本研究提出了一些颇有新意的观点,包括:旅游只能是游客的一种旅游行为,难以成为“旅游仪式”,更不能是“通过礼仪”;东道主为迎合外国游客的旅游动机而作出的种种努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结构的重构和传统文化的再造;跨文化交流不断强化与深入的结果,推动东道主社会文化以民族传统的形式,向着全球化方向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