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称密码体制的移动支付安全协议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eph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正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许多国家都已经开始大力推动移动支付的发展和部署。由于支付环境的复杂和支付终端设备的性能受限,移动支付安全协议的设计和实现就面对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如何设计一个便于统一支付平台的、安全高效的移动支付安全协议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考虑到公钥密码体制计算量大、资源耗费高的缺点,加上移动终端设备在电池续航、处理能力等方面相对不足,传统的公钥密码体制并不适合移动支付安全协议的设计。本文的重点工作就是研究如何基于对称密码体制实现安全高效的、易于推广实施的移动支付安全协议。3G移动网络已经大范围部署并投入使用,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机制,本文利用3G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组件,并通过增加Hash链认证的方式实现了一个安全高效的、易于推广实施的移动支付安全协议。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Hash链认证的出错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种出错控制的方案。由于Hash链认证时验证严格依赖Hash链中结点的前后顺序,当其中一次验证出错时,会导致错误的持续传递,从而导致整个Hash链失效。本文给出了一种能够避免这种错误传递的方案,从而使Hash链认证能够更好的在移动支付环境中应用。2)利用SVO逻辑分析了W.D. Chen等人的移动支付方案存在的安全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改进的方案既保留了Chen等人方案的简单、高效且容易部署到现有的移动网络基础设施上的优点,同时在安全性上得到了较大的提高。3)根据改进的移动支付安全协议,设计了一个移动支付系统。通过对该移动支付系统的仿真,分析了该系统实际使用时的性能。在仿真系统中,开发了该系统的基于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的手机支付终端应用程序,经过实际的操作体验,证明系统确实具有较好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其他文献
传统的公钥密码的安全性基于整数分解、有限域乘法群上的离散对数和椭圆曲线上的离散对数问题,因而,传统的公钥密码不能抗量子计算攻击。作为抗量子攻击的公钥密码之一,多变量公
随着以因特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公钥密码和数字签名等为代表的加密安全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单向Hash函数是数字签名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可以大大缩短签名时
随着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简单代替手写签名的一般数字签名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研究具有特殊性质的数字签名成为认证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着重对具有特殊应用
Hash函数是一种单向密码体制,它可以将任意长度的输入转换成固定长度的输出,其单向性和输出长度固定性使得它可以生成消息或其它数据的“数字指纹”。SHA-3作为新的Hash函数
m序列被广泛的应用在多个领域,其自相关函数是二值的,但对于其互相关函数的计算,至今仍没有一个完善的解法。另外,具有良好相关特性的序列在序列密码和通信系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m
签密技术将数字签名与公钥加密合二为一,实现了既保密又认证的传输消息。而多接收者签密技术将多接收者加密与签密相结合,能够仅通过一次签密操作对多个接收者发送同一消息,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