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员工帮助计划(EAP)上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是由企业设置的帮助员工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的福利项目。自1994年引入我国以来,EAP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兴领域备受心理学者的关注。但由于我国心理咨询行业起步较晚并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很多企业虽然认识到心理健康对员工工作状态的影响,却迟迟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员工心理问题对企业发展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损失。在我国,由于社会转型发展和行业竞争的加剧,员工在工作压力、人际关系、情感危机等方面的问题不同程度上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知识密集型的金融机构当面临市场竞争压力突然增大、监管政策调整、新产品推出、行业周期性波动等情况,员工容易因为工作任务的加大和对薪酬的担忧产生焦虑或抑郁的情绪。在此情况下,引入EAP,有利于构建员工长期激励机制,缓解紧张情绪,提升心理素质,这对于提高企业与员工绩效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开篇叙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结构,接着围绕银行业激烈的竞争背景及员工的压力展开阐述,对EAP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在第三章中,主要分析了A银行业实施EAP的可行性与目前所存在的主要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性意见。第四章为本文的重点,笔者通过对A银行109名基层管理者与其他员工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基于对相关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分析了A银行实施EAP项目的可行性,以此为基础,从导入EAP的准备、EAP的宣传、EAP的培训、EAP的咨询、EAP的效果评估等方面设计并研究了A银行的EAP方案。本文的研究致力于通过案例研究,为A银行设计一套精良的EAP方案,解决员工的心理压力问题。同时也为其他银行EAP设计和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