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石墨烯基纳滤分离膜的性能调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aoyang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力驱动下的纳滤分离膜,其本征的孔结构特点和表面化学性质赋予了其优异的溶剂渗透性能和溶质截留效果,在食品加工、污水净化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氧化石墨烯易于成膜和功能化的特点使其在纳滤分离膜领域表现出良好应用前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纯的氧化石墨烯薄膜由于含有大量含氧官能团,导致其水通量低、在水中易于分散。本论文重点研究了还原程度对氧化石墨烯薄膜的水通量、分离效果及稳定性的影响,并设计制备出新型多孔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金刚石复合的高性能碳基纳滤膜。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水热还原方法,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实现了对氧化石墨烯还原程度的控制,系统研究了还原程度对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及其组装薄膜的结构和渗透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120 ℃水热处理可得到弱还原的氧化石墨烯,其保持了氧化石墨烯原有的良好分散性和亲水特性。并且,弱还原在增加纳米片sp2区域数量的同时,使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大部分区域保持了大的层间距。该弱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的水通量可达56.3 L nT2 h-1 bar-1,较氧化石墨烯薄膜和完全还原的氧化石墨烯薄膜的水通量分别提高了 4倍和104倍,同时对不同粒径和电荷的染料分子具有优异的截留性能(负电荷的甲基蓝95%,正电荷伊文思蓝97%,负电荷罗丹明B 98%)。研究还发现,弱还原的氧化石墨烯薄膜在酸碱环境下较氧化石墨烯薄膜表现出更好的的结构稳定性和更优越的分离性能。2)采用过氧化氢水热处理方法,制备出具有1-3 nm均匀孔洞的还原氧化石墨烯,进而将其与高温石墨化处理的金刚石粒子(粒径尺寸在3-10 nm)复合,通过共组装法制备出新型多孔石墨烯/纳米金刚石复合碳基纳滤膜。研究发现,纳米金刚石均匀插层于多孔还原氧化石墨烯层间,有效抑制了石墨烯片层的堆叠,获得了适于水快速通过的纳米通道,其在压力驱动下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随纳米金刚石含量的增加,复合薄膜的水通量显著增加,但截留性能急剧下降。在两者质量比为1:1时获得的复合薄膜的分离性能最佳,其水通量约为246.1 Lm-2h-1 bar-1,并对不同尺寸的染料分子表现出90%以上优异的截留性能。
其他文献
1990年11月22日,深圳市委书记李灏、市长郑良玉、副市长张鸿义等领导来到筹建中的深交所交易大堂——国投大厦15楼,视察深交所筹备情况。李灏一进门就说:“准备得怎么样了?今天我们可是来拍板的喽。”  已经忙碌了近两年的两位副总一一王健与禹国刚喜出望外,连声说:“都准备好了,市里今天定下来,我们明天就可以开。”  李灏笑着说:“那也太急了吧,还是准备得好一点儿。”  当时上海证券交易所筹备不到半年
由于锑矿资源的开采与使用,导致大量锑被排放到环境中,造成土壤与水体的严重污染。锑在水体中主要以Sb(III)和Sb(V)的形式存在,并且Sb(III)的毒性比Sb(V)高10倍。锑及其化合物对人类具有潜在的毒性和致癌性,因此锑及其化合物被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环境保护局和欧盟列为优先污染物。为了减少锑的健康风险,保护生态环境,本研究对锑的去除进行了探究。近年来,纳米零价铁和部分铁基材料由于其比表面积大
学位
光催化技术能够实现有机物的降解与矿化,反应速度快,工艺成本低,运行条件温和且不产生二次污染,是一种适用于水处理和废水处理的新工艺。许多铋基半导体纳米材料都具有光催化活性,例如卤氧化铋、钨酸铋、钒酸铋等,因而引起环境界的关注。然而,铋基光催化剂存在三个问题,即可见光利用率低、有机物矿化率低和催化剂稳定性差,这就极大地制约了其在实际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因此,本论文针对这三大问题,从物相调控、形貌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