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常及退变腰椎间盘DTI及ADC值联合应用对比评价研究生董晖导师臧卫东史大鹏目的探讨磁共振DWI、DTI技术应用及其各项分析指标参数对于判定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明确椎间盘纤维环受损情况的意义,本文分析了42例椎间盘退变的常规MRI及应用DWI、DTI的表现。椎间盘是富含水分且没有血供的结构,其营养成分主要通过周围血管扩散的方式供应。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是反映人体内水分子扩散活动的成像方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 ADC)是对水分子扩散程度进行量化测量的参数值。FA图对明确纤维环各部分的各向异性弥散情况的变化明显优于常规MRI检查。本研究通过对ADC值的测量,判定成年人腰椎间盘髓核内水份的扩散程度,明确椎间盘ADC值与MR表现与退变的椎间盘的相关性。纤维跟踪图,对全面评价纤维束改变具有重要意义。材料和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2009年9月期间,选取了42例,年龄范围30岁~65岁,平均年龄45.5岁,均出现腰背痛病史及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实验(+)。另选择10名健康志愿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5岁,均无上述临床症状。全部病例均采用GE 1.5T超导型MRI扫描系统。行常规扫描矢状位T1WI、T2WI。横轴位平行于椎间盘T2WI. DWI于矢状位扫描。行横轴位DTI。使用工作站Functool软件对ADC图进行ADC值测量计算,于腰1至骶1间5个椎间盘以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选择并放置ROI,分别测量每个椎间盘的ADC值。进行相关分析。对DTI进行后处理,得到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图,于椎间盘前后缘及侧缘分别设置纤维环圆形感兴趣区(ROI),测量正常组和腰椎间盘病变患者纤维环各缘及纤维跟踪图发现连续中断处的FA值。沿着椎间盘边缘设置纤维环ROI利用软件重建得到纤维跟踪图。结果轻度退变及椎间盘突出组椎间盘ADC值减低较明显,正常组椎间盘值随着位置的降低部分ADC值也出现下降趋势,正常椎间盘的平均ADC值均与椎间盘部位有相应关系。椎间盘突出(以髓核脱出为主),突出部位纤维环FA值明显减低。DTI技术能够明确显示椎间盘纤维环的形态和完整性,正常椎间盘纤维跟踪图上呈连续完整的环形结构。病变椎间盘后缘可见纤维跟踪图,连续中断。结论ADC值FA值作为一种定量的分析方法,联合更加直观的弥散张量纤维跟踪成像技术,能成功地用于椎间盘纤维环的显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前评价,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术后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