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探讨癌痛消方对移植型肝癌大鼠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肝内直视注射walker-256癌细胞株建立30只SD大鼠移植型肝癌模型,正常饲养10只SD大鼠,与模型组进行同期平行对照。造模过程中死亡2只大鼠。造模第7天随机抽取8只大鼠处死取肝脏,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成模。将模型组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癌痛消方组、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于造模后第8天起癌痛消方组予癌痛消饱和溶液(以人体等效剂量63mg·kg-1·d-1按10ml·kg-1·d-1)灌胃给药,阴性对照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一次,14天后停药。于给药后第15天对癌痛消方组、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三组动物均采用无菌腹主动脉采血,在采血后摘除肝脏,完整剥离肿瘤组织,测量瘤体直径、重量并记录。采用ELISE检测AFP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3+CD4+T/CD3+CD8+T细胞比值。结果:1、癌痛消方组大鼠肝内瘤体直径、重量均较阴性对照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FP升高明显;癌痛消方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AFP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癌痛消方对大鼠移植型肝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异,阴性对照组CD3+CD4+T细胞和CD3+CD4+/CD3+CD8+T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CD3+CD8+T细胞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移植型肝癌大鼠存在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免疫抑制的情况。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癌痛消方组的CD3+CD4+T细胞和CD3+CD4+/CD3+CD8+T比值升高,而CD3+CD8+T细胞下降,提示癌痛消方可促进移植性肝癌大鼠中CD3+CD4+T的表达同时抑制了CD3+CD8+T表达,即说明癌痛消方可通过提高移植型肝癌大鼠的T淋巴细胞免疫作用,改善机体的免疫抑制状态。结论:1、癌痛消方对大鼠移植型肝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移植性肝癌大鼠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和CD3+CD4+/CD3+CD8+比值下降、而CD3+CD8+T细胞升高,说明移植型肝癌大鼠存在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免疫抑制的情况。3、癌痛消方可通过提高移植型肝癌大鼠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机体的免疫抑制状态而发挥抗癌作用。